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思想匯報范文:學習十八大思想匯報:美麗中國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學習十八大思想匯報:美麗中國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學習十八大思想匯報:美麗中國的正文:
6學習十八大思想匯報:美麗中國
尊敬的黨組織:
在十八大期間,我每天都關注十八大召開情況的新聞,定時收看十八大的召開情況,現將學習情況向黨進行匯報。
在現代化布局方面,十八大報告創造性提出了“五位一體”,大大豐富了“現代化”的理論體系。在十六大報告提的是“三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到了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這次進一步拓展到“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胡錦濤說,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生態,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自然生態有著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社會改變了這種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人類可以改造的范圍之內,這就形成了文明。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以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為著眼點。生態文明在劉驚鐸的《生態體驗論》中定義為從自然生態、類生態和內生態之三重生態圓融互攝的意義上反思人類的生存發展過程,系統思考和建構人類的生存方式。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既追求人與生態的和諧,也追求人與人的和諧,而且人與人的和諧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可以說,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包括社會生態、政治生態,文學生態等。
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人們做出改變。首先是倫理價值觀的轉變。西方傳統哲學認為,只有人是主體,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對象;因而只有人有價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沒有價值;因此只能對人講道德,無需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這是工業文明人統治自然的哲學基礎。生態文明認為,不僅人是主體,自然也是主體;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不僅人有主動性,自然也有主動性;不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類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與其他生命共享一個地球。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還是西方的可持續發展,都說明生態文明是一個人性與生態性全面統一的社會形態。這種統一不是人性服從于生態性,也不是生態性服從于人性。用今天的話說,以人為本的生態和諧原則即是每個人全面發展的前提。其次是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工業文明的生產方式,從原料到產品到廢棄物,是一個非循環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物質主義為原則,以高消費為特征,認為更多地消費資源就是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文明卻致力于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共贏,關鍵在于人的主動性。人的生活方式就應主動以實用節約為原則,以適度消費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制定評價體系:
1、制定評價體系既具現實意義、又具理論價值
——可以為評價生態文明建設進程提供量化依據。
——可以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輿論導向。
——可以為黨委政府謀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決策參考。
——可以為全社會監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效途徑。
2、制定評價體系既要明確總體要求、又要把握基本原則
制定評價體系,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浙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相適應,充分體現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現狀與進度相結合、功能與貢獻相結合,更好地發揮引導、督促、激勵和約束的作用。具體來說,要把握好以下“四條基本原則”:整體性原則;定量化原則;代表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
3.評價體系的框架內容既要全面系統,又要突出重點。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分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和生態制度4個方面,15個關注方向,36個指標。一是生態經濟方面,主要分產業結構、主要污染物排放、資源消耗與資源節約等3個關注方向,設置15項指標,總權數為30%。二是生態環境方面,主要分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土壤質量、綠化和環境基礎設施等5個關注方向,設置10項指標,總權數為30%。三是生態文化方面,主要分環保知識普及、生態文明認知程度、生態素質提高、生態創建活動等4個關注方向,設置6項指標,總權數為20%。四是生態制度方面,主要分投入保障、科學執政、信息公開等3個關注方向,設置5項指標,總權數為20%。
十八大其中提到大家都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就是“美麗中國”就包含山要綠,人要富,山綠無非就是要進行生態環境的建設和改善。作為一名大校大學生,雖然不一定要直接參與生態建設,但平時生活注重環保,如:節約用水、節約用糧、節約能源、注重環境衛生,向身邊的人多宣傳環保知識,都是參與環境生態保護的重要舉動。
匯報人:范文詞典
思想匯報范文:學習十八大思想匯報:美麗中國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復興之路》觀后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思想匯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