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范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心得體會(教師)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心得體會(教師)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心得體會(教師)的正文:
來源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心得體會(教師)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6個字“為民務實清廉”的主要內容,明確了12個字的總要求(“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著力解決“四風”問題。面對新任務,迎接新挑戰,實現新跨越,再創新輝煌,進一步增強全黨同志的群眾觀念、實干精神和廉潔意識,非常必要,合乎時宜,是雪中炭、 及時雨。
作為中學的一名教育管理者, 走群眾路線就是要深入教學一線,轉變工作作風,真誠為師生服務,傾聽家長的心聲,辦人民滿意教育。在教育實踐活動第一階段中,通過學習反思、聽取意見、調查研究,結合工作實際,我談談對教育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
一、樹立一個意識
樹立一個意識就是要以此次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時時處處反思自我。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要從以下幾方面來不斷完善自己:
一是提高自身素質,充足電。堅持把學習放在首位,在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規劃做好學習的系統安排,既要搞好個人理論政策學習,同時也要抓好學校全體黨員的學習,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改革發展的能力。
二是加強調查研究,走一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果斷地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主動帶著課題深入到各年級組、各處室和師生員工中去,進一步改進調查研究的方式,注意廣泛性和多樣化,及時掌握教職工的思想狀況,掌握第一手信息,克服慣性思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作到急教職工之所急,想教職工之所想,把學校改革發展同實現教職工利益最大限度地結合起來,切實解決師生員工關心的突出問題。主動請師生、家長把問題找準、把癥結剖深、把根源查透,在提高師生滿意度、增強師生認同感上干實事。
三是增強服務意識,轉作風。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把師生員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注意聽取師生意見,切實解決廣大學生和教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努力改進工作作風,克服急躁情緒,在嚴格要求教職員工的同時,注意轉變工作方式方法,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體貼和激勵。堅持開門聽取意見,通過召開各層次座談會、深入年級組調查研究、約談師生代表、廣泛聽取廣大教職員工對自己及學校領導班子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反對“四風”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把問題找準、把癥結剖深、把根源查透,力求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擇其善而從之”。
二、消除兩種觀念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被歷史和實踐證明了的科學工作方法。自我校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各支部和廣大黨員積極投入活動中去,總體情況是好的,但我個人認為,在我們少數黨員干部中存在著兩種錯誤觀念。一是學校不存在“四風”問題,或者有,也是微小問題,“四風”問題主要存在于地方和政府部門,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二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重點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跟學校一般干部沒有關系。
這兩種錯誤思想觀念,影響到活動的開展,影響到活動的深入,都是要不得的,也是很危險的。認識不清,含含糊糊,就不能使活動正常開展并取得實效。學校里是否有管理能力不足,工作執行力不強,改革創新意識不夠,管理行政化、粗放化情況;是否有團結協作意識不強,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不夠,黨務公開、校務公開不規范,解決師生員工切身利益不夠情況;是否有深入家長、師生和教學一線不夠,工作方式簡單,作風漂浮,搞形式主義情況,等等。這些情況有還是沒有?我看還是有的,又怎么說我們不存在“四風”問題呢?無論是校級領導還是中層干部,只是所處的崗位不同,或從事教學培訓,或從事學生管理,或從事行政服務,我們共同服務的對象都是師生。我個人認為,教育實踐活動的范圍不是大了,而是小了,不是重點多了,而是少了。全體教職工都應該參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我們的工作作風情況“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樹立為學生為教師服務的觀念,扎扎實實開展好學校群眾路線教育活動。
三、解決三個問題
三個問題就是 “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學校教育實踐活動要求我們,樹立為了師生,依靠師生,服務師生的觀念。
“為了誰”,為了師生。這是群眾立場問題,要堅持與師生站在一起,同師生坐在一條板凳上。“依靠誰”,依靠師生。這是力量基礎,要堅持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集中民智,聚集民力才能辦好學校的事情。“我是誰”,服務師生。這是位置和身份的問題,擺正自己位置牢記自己身份,面向基層,面向群眾,面向師生,不斷增強服務師生的能力。
要辦好群眾滿意的基礎教育,一定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意識 。認真做好四個方面的服務:為學生服務,努力使他們成人成才;為教師服務,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教學、潛心教研,努力把個人發展、社會發展和學校發展結合起來;為家長服務,就是讓家長放心,讓家長和學校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培養出合格的中學生;為社會服務,就是為高校輸送大批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四、做好四項工作
作為學校管理者,我們的服務對象,廣大師生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群眾,我們要走他們的路線,持他們的觀點,為了他們的利益,做好他們的工作。總是停留在“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裝樣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樣子”的慵懶散奢狀態,那我們與師生的矛盾就會與日俱增,群眾路線也無從談起。基于對“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學習認識,我覺得應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我們要改進干部工作作風提高效率。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相關規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加大廉政風險防控力度,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落實“四個不直接分管”制度,購買物資、基建維修按程序執行。加強干部隊伍的建設要強調干部德才兼備,干部考核重在“比品行、比奉獻、比能力”,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建設節約型校園,控制水電、招待費的開支。
二是打造優質師資隊伍。師資隊伍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沒有一支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師資隊伍,學校不可能得到有效發展。只有建立一個優質的師資隊伍,才能使我們一中永葆青春,不斷創造新的輝煌。當前,部分老師職業信念淡漠、什么事情都講錢,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有償家教、亂訂教輔現象存在。有些老師的奉獻精神差,加強師德建設很有必要。要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開展師德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舉行師德座談會,填寫師德承諾書、宣傳表彰師德先進等活動,提高教師的敬業精神,促進教師愛生如子,改進教育方式,提高師德水平。
加強教師業務發展。在強調教學業績的前提下,采取多種措施和辦法,促進教師快速成長為科研型、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
1、實施“三大工程”促成長。實施教師“文明修身工程” “奮進工程”“名師工程” 三大工程。文明修身工程,即加強教職工的政治修養,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從而切實提高教職工的職業道德水平。奮進工程,即通過自己的奮斗、進取而提高教職工自身的業務水平,從而造就一支高水準的教職工隊伍。名師工程,即以“名校出名師,名校品牌要靠名師品牌來支撐”理念建立了開放、靈活、競爭的教師選拔、使用和激勵機制,加大對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
2.“五個一”活動重專業。“五個一”活動即每學期至少讀一本教育論著、撰寫發表一篇專業論文、上一堂公開教學課、做一個課件、參與一個課題研究。 “五個一”活動喚醒教師的學習意識,教研意識和實踐意識的提升,扎實了老師的基本功,為新課改提供了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促進新課改的順利發展。
三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教學質量是衡量學校工作的基本指標,是學校辦學水平的綜合體現,是學校的生命線。而教學質量的重點在于課堂教學,我們要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課堂教學是提高質量的核心環節,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效率要注重課堂的高效性,一要進一步規范教學流程,全面提高課堂效益,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模式”課堂;二要課堂教學要研究新課程改革,與新課改接軌,在課堂中貫徹新課程理念,對新課程理念要有體現;三是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樹立“每一個學生都會成功”的理念,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彈性教學,對后進生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為尖子生留出自主學習的空間。
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的同時,要狠抓日常教學管理,落實備、教、輔、改、考、析、評等教學環節。教學工作的強調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學校要重視制定各種規章制度來管理教師、學生。我們要堅持“學生滿意度測評”制度、完善了集體備課負責制、強化“備課—聽課—上課--反思”教學一條龍機制、堅持充實“師徒結對幫扶”制度;積極發揮骨干教師教學引領作用,優化課堂教學,促進課改的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四是培育高素質創新人才。秉承“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幸福奠基”的辦學思想,在抓好德育的前提下,因材實施,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育高素質創新人才。
1、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們繼續分春秋兩季組織學生走出校門,深入農村、工廠、社區、街道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親近生活,雖然是“無作業日”,可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堅持每年3月的校園科技創新節,以學生社團為載體,廣泛開展科普活動,組織學生開展百科知識競賽、研究性學習,進行小論文、小制作、小發明展示活動,開發學生創新潛能,提升了學生創新素質。
2、大力開展陽光體藝活動。我們采取拉長課間活動時間,構建大課間活動,為保障學生每天活動1小時,堅持開展“兩個一”活動,即每個學生自行參加一項體育活動,自己購買好一件體育用品,廣泛開展“陽光體藝2+1”項目活動。另一方面,積極探索體育特長生培養新模式,和市體校合作辦學,開設體育特長班,分別負責文化課教學與專業訓練,培養體育尖子。重視對學生的藝術陶冶。堅持每年開展“藝術節”和“合唱節”,注意發現文藝苗子,組建藝術興趣班。
3、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重要的領域,要高度重視。一是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師。鼓勵老師報考國家心理咨詢師,鼓勵老師外出培訓。二是擴大完善專業的心理輔導場所,使之在全省領先。三是開展有系統的專業活動,開設心理教育課,建立心理網站和電話熱線,成立學生心理社團,開展心理課題研究。四是心理咨詢工作常態化,心理義務咨詢常態化,在各班培訓心理輔導員,心理咨詢進班級。
自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通過學習反思、聽取意見、調查研究,我懂得了認知來源于不斷的持續學習、經驗來源于群眾、真理來源于實踐,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認識上有了新的提高。來源
心得體會范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心得體會(教師)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