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心得體會范文:“三問四觀”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三問四觀”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三問四觀”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的正文:
4“三問四觀”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這句樸實而又飽含深情的話語,展現了偉人謙遜而真情的品格情懷、平凡而偉大的人生定格,體現了偉人對祖國感恩的“母子情”、為人民服務的“公仆心”,折射出偉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人民幸福生活的崇高信念。正是因為這樣的理想信仰,鄧小平才領導人民啟動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宏偉詩篇,使中華民族穩步前進在民族復興的光明大道上。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方向和目標,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我們黨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黨員干部應該對照偉人、對照模范、對照歷史、對照黨章、對照人民要求“三問四觀”,“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認真思考 “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三問,定準位置、找準方向、選準路子,端正“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群眾觀”這“四觀”,真正為人民謀好利、為群眾謀好福。
端正“四觀”,需要反思 “三問”。
“我是誰?”——定好位。孫中山說過“我不是皇帝,我是人民的公仆”。毛澤東曾生動比喻人民群眾是“水”,共產黨是“魚”。水可以沒有魚,但魚不能沒有水。“位不在高,廉潔則名;權不在大,唯公則靈”。任何一個黨員干部,不論地位高低、崗位各異,都應該牢記黨“執政為民、立黨為公”的根本宗旨,不應居于民上、為民父母,而應樂于充當人民公仆,植根于民,服務于民。
“為了誰?”——找好向。黨的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簡明準確地回答了我們黨和每一個共產黨人“為了誰?”的問題。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只有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事業,才是崇高的事業,才是偉大的事業,才是勝利的事業。
“依靠誰?”——選好路。毛澤東曾說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陳毅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立、今天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也毫不例外是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取得的。“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的力量是無限的,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人民是我們事業的風向標,人民是我們奮斗的力量源泉。相信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我們的事業才能成功,依靠人民我們的工作才能進步。
反思“三問”,旨在端正“四觀”。
反思“三問”,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人們思想的總開關。世界觀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在正確世界觀的引領下,腳踏實地、努力進取,實現自己人生價值,“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反思“三問”,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肯尼迪在一次演講中說“權力的問題是怎樣實現自己的職責,而不是疏于職守、自由放縱,其作用在于讓當權者心系公眾,而不是凌駕于公眾之上”。權取自于民,需用之于民。毛澤東說:“為什么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首先在于人民群眾既是共產黨打天下的階級基礎和社會基礎,也是共產黨執政的深厚基礎和依靠力量,離開了人民群眾的支持與信賴,共產黨就不能取得革命勝利,就不能執政掌權;其次在于領導干部也是人民群眾的一分子,共產黨人是人民群眾中的優秀分子,代表人民群眾執政掌權”。權力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公仆,只有為人民服務的權力,而沒有凌駕于人民之上的任何特殊權力”。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當官不想發財、為民不遺余力、辦事不圖回報、工作不帶私心”。
反思“三問”,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事業觀。“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我們今天的工作無需拋頭顱、灑熱血,只需要我們“在其位、盡其責、謀其事”。共產黨員應該把自己的理想和奮斗同黨和人民的事業緊密聯系起來,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在事業追求中分清先后與輕重、辨明苦樂與榮辱,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工作業績。這樣在臨死的時候我們才能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反思“三問”,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群眾觀。“群眾利益無小事”,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真心實意地為人民謀利益,是正確處理黨群關系的一個重要內容。毛澤東指出,“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共產黨員應該牢記黨的宗旨,堅持群眾路線,在工作中做焦裕祿式的黨的好干部、人民的“老黃牛”。
“三問四觀”,更好服務于民。
“三問四觀”根本目的是更好服務于民。我們應該深刻反省認識“三問”,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工作做起,將正確的“四觀”落到實處,在實際工作中,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為民”,是為人民服務、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作為農技推廣工作戰線上的一名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時刻把農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農民增收致富作為工作的第一核心,急農民之所急、想農民之所想、做農民之所做,以農民致富為己榮,以農民幸福為己樂,做農民幸福安康的貼心小公仆。“心系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作為一名農技推廣工作者,要強化服務觀,視農民為父母,保持與農民魚水之情、血肉關系,帶著感情為農民服務。
“務實”,是為人民服務、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本質特征和具體體現。作為農技推廣工作一名黨員干部,要在專業技能上“高標準、嚴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習,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農民的本領。亞里士多德說:“目標的高標準與身子的低姿態和諧統一是造就厚重與輝煌人生的必備條件”。唯有“低”才能看得真切,看得生動具體,才可能抓住事物的真諦。作為農技推廣工作一名黨員干部,在深入實踐開展農技服務過程中,要 “沉下去”,深入實際,深入田間地頭,虛心向農民學習,虛心聽取農民意見,這樣我們才能在服務農民時“背靠背”、“接地氣”,真正為農民辦實事。
“清廉”,是為人民服務、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和首要條件。“廉者民之表,貪者民之賊”。作為農技推廣工作一名黨員干部,要樹清廉之氣,抱“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之心,把農民的事永掛心頭,一心為民,腳踏實地,勤懇進取,努力奉獻,“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樣才無愧于黨的培養、人民的養育。
心得體會范文:“三問四觀”思想大討論心得體會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團隊建設拓展訓練心得體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