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報告范文:對口幫扶扶貧模式的作用與趨勢的思考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對口幫扶扶貧模式的作用與趨勢的思考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對口幫扶扶貧模式的作用與趨勢的思考的正文:
摘要:上海對口幫扶德昂族項目是目前全國啟動的發達地區幫扶人口較少民族的唯一項目,一邊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一邊是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區域,是“共同富裕”的理想把他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健全對口幫扶項目的后續管理,促進項目效益的持續發揮,造福于貧困摘要:上海對口幫扶德昂族項目是目前全國啟動的發達地區幫扶人口較少民族的唯一項目,一邊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一邊是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區域,是“共同富裕”的理想把他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健全對口幫扶項目的后續管理,促進項目效益的持續發揮,造福于貧困民族地區群眾的長遠利益。
關鍵詞:對口幫扶;德昂族;扶貧模式;建議
2006年上海響應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沿海發達地區對口幫扶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重大決策,正式啟動對德昂族的對口幫扶工作。幫扶工作實施兩年來,完善了德昂族地區的基礎設施,有效改善了項目村的村容村貌,大大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德昂族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口幫扶扶貧模式,是由中央政府倡導、各級政府率先垂范、全社會廣泛參與的一種扶貧模式。對口幫扶可分三個層次:一是在中央政府的統一安排下,以地方政府主導的東西部協助扶貧,即東部發達省市幫扶西部貧困省區;二是中央和各級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幫扶轄區內的貧困縣區;三是社會組織、民間組織和民主黨派到貧困地區進行產業投資、合作和智力幫扶。對口幫扶以整村方式推進,可利用較大規模的資金和其他資源,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扶持的村在基礎和社會服務設施、生產和生活條件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有較大的改善,并使各類項目間能相互配合以發揮更大的綜合效益,從而使貧困人口在整體上擺脫貧困,同時提高貧困地區與貧困人口的綜合生產能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在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之初,幫扶的形式大多以物力支援為主。這當然是民族地區當時的發展狀況決定的。關于這一點,萬里副總理在1984年召開的全國經濟技術協作和對口支援會議上曾明確指出:中國邊遠地區,多半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對口支援,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讓他們盡快富起來,不僅有經濟意義,而且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一、德昂族對口幫扶前的情況
德昂族是德宏州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在中國,2008年德宏的德昂族有1.41萬人,占全國德昂族總人口72.68%。芒市(原潞西市)是全國德昂族的主要聚居地,主要分布在中山鄉、遮放鎮、三臺山鄉、五岔路鄉、勐戛鎮等5個鄉鎮7個村委會34個自然村42個德昂族村民小組。對口幫扶項目實施重點鄉三臺山是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其中德昂族村寨16個901戶4031人,占全鄉總人口的57.42%,占全市德昂族總人口數的40.72%。
解放以來,德昂族的發展一直都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多次對德昂族進行扶貧。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興邊富民等政策,尤其對人口較少民族給予諸多的優惠扶持。從1999—2004年政府先后對三臺山德昂族鄉投資1815.645萬元,實施綜合扶貧開發。通過扶貧,為德昂族經濟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調查顯示,2005年德昂族農民人均純收入874元,與德宏州農民人均收入1054元相差630元;全州人均占有口糧377千克,德昂族農民人均口糧332千克,相差45千克。有9個德昂族村民小組沒有通公路,31個德昂族村民小組尚未進行電網改造,33個德昂族村民小組沒有安全飲用水。2923戶12549人的德昂族中,貧困戶2218戶11969人,住在茅草房,杈杈房,危房中的群眾383戶。
二、對口幫扶與整村推進相結合的扶貧模式
2005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重大決定后,上海市率先開展對口幫扶工作,2006年4月20日,上海對口幫扶云南德昂族發展項目考察團在三臺山鄉舉行項目啟動儀式,標志著上海對口幫扶德宏州德昂族發展項目正式啟動,項目主要以自然村為單位實施整村推進扶持德昂族發展。德宏有55個德昂族聚居村列入扶持范圍。五年規劃總投資4451.195萬元。從2006年開始,上海市五年共投入幫扶資金2500萬元,其中上海市財政撥款2000萬元,市民宗委自籌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