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實習報告范文:實踐報告:來自家鄉灘頭年畫的調查報告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實踐報告:來自家鄉灘頭年畫的調查報告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實踐報告:來自家鄉灘頭年畫的調查報告的正文:
9實踐報告:來自家鄉灘頭年畫的調查報告
------尋找沒落的文化
灘頭古鎮,坐落于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灘頭,最出名的莫過于年畫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灘頭年畫面臨失傳的危機。慶幸的是,這一情況已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下面讓我來講講:
背景:
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用以保護日漸消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批公布的名單上有518項保護對象,其中"灘頭年畫"重中之重保護,同時對于古鎮的我來說更是有一種深深的無法言語的情愫,我希望我也能為年畫出一份力。這里引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的一句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每分鐘都在逝去,民間文化因此每一分鐘都在消亡。至今為止,沒有一個專門機構來培養民間文化傳人。大學可以培養碩士、博士,民間文化精英誰來培養?他們很多都在民間自生自滅。”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
簡介
年畫,古稱“門神畫”,是中國特有的民間美術,也是一種古老的編輯出版形式。年畫的起源可上溯到古時在門上刻繪人物以表現出抵御外敵入侵和鬼魅騷擾,祈求吉祥平安的風俗。年畫是從什么年代開始印制的?推測應在隋唐雕版印刷術發明之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在甘肅發現一幅木刻年畫,刻的是班姬、趙飛燕、王昭君、綠珠四位古代美人立像,線條細致,已是相當成熟......
灘頭,一個湘西南資水河畔的古老小鎮,漫山遍野的楠竹、清澈見底的溶洞溪水和古樸純厚的民風,孕育了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珍品-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湖南灘頭與全國最負盛名的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合稱“四大年畫之鄉”。
從明末清初到民國初年,灘頭年畫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術風格:艷麗、潤澤的色彩,古拙、夸張、飽滿、個性化的造型方法,純正的鄉土材料和獨到的工藝,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藝術效果被譽為“中國民間美術一絕”,在許多國家的大型博物館里都有珍藏品。
灘頭年畫從造紙原料的選擇、紙張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繪,一張年畫的生產需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從手工造紙到年畫成品都在一個地方生產,在全國年畫制作中極為鮮見.
品種介紹
灘頭年畫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驅災避邪類有《尉遲恭、秦叔寶》、《關公像》、《苗族英雄》等;
吉祥祝福類以《和氣致祥》最為突出;
戲曲傳說類則有《珍珠塔》、《媳婦借傘》、《老鼠嫁女》等;
色紙窗畫類有《年年發財》、《一品當朝》、《金玉滿堂》等等。
其中,人物造型拙樸、夸張,如門神《尉遲恭、秦叔寶》、《關公像》,人物頭部突出,身軀橫向夸張,有一種身架四稱,方厚如山的力量感。《和氣致祥》將人物夸張成一個圓形,烘托出圓滿、祥和的喜慶氣氛。《老鼠嫁女》則采取擬人化手法,將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妙趣橫生。
灘頭年畫分為神像、寓意吉祥、戲文故事三大類,無論是門神、故事或祝福吉祥等內容,都在小小的年畫上演繹得淋漓盡致。《老鼠娶親》、《秦叔寶.尉遲恭》、《和氣致祥》,幾乎每幅年畫都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現存的四十多個品種為見證歷史、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
特色
灘頭年畫圖案造型單純、大膽夸張,畫面多用品紅、品綠、黃丹、青蓮等原色,色彩強烈鮮亮。灘頭年畫的制作,至今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傳統工藝。畫版是本地老藝人自己刻制的,印制過程也完全手工操作,不帶一點工業化味道。灘頭年畫其最大的特色便是粉紙印刷。[蓮 山課件 ]藝人們把當地出產的一種似石似泥的“軟石頭”打磨成粉末,涂抹在年畫紙上,再在上面著畫,則色彩厚重而明亮;畫紙亦由本地山上的楠竹加石灰漚制撈取紙漿制成。
成就
時間的長河最能驗證藝術品的價值,歷經三百多年仍舊風采依然的灘頭年畫已經遠涉重洋,成為英、美、德、荷、日等多國大型博物館的珍藏。魯迅先生在散文《朝花夕拾》中專門描述了灘頭年畫《老鼠娶親》,并將該年畫視為珍品加以收藏。一九九四年,灘頭年畫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美術一絕銀獎。
在各個年畫產地中,灘頭年畫的研究資料最為匱乏,研究灘頭年畫的人也最少,故而,灘頭年畫的研究領域有很多空白,甚至灘頭年畫何時出現,也沒有確切的論證。在當地縣志和目前通行的全日制初中美術教材中,灘頭年畫被公認的歷史,是“300多年”。
問卷調查:
本次問卷調查主要是在灘頭街上和隆回縣城進行街上行人進行大致分學生工作人員小進行隨機問答:
問題如下:
1。你知道灘頭年畫嗎?A 知道 B 不知道
見過灘頭年畫嗎?C 見過 D 沒見過
2。你對灘頭年畫發展的現曠有什么建議沒.有想過親身去為灘頭年畫去付出?
根據各地各100份的抽樣現將不是灘頭本地人調查情況示意如下:
1、各個階層對"灘頭年畫"知道程度:
學生 90% 國家正式工作人員67% 老年退人員54%商43%
聽說過并見過的 學生27% 國家正式工作人員19% 老年退人員20%商15%
通過這些數據,學生"灘頭年畫"了解程度最高。其中主要是美術教師在課堂上講過。從其知道的渠道來看:①從美術書上得知者的有31%;②在過年時,在親人朋友以及自己家中了解占22%,這些人大多是灘頭本地人;③從電視、工作、網絡上了解的僅占20%。
對第二個問題中"見過"的那些人中,又進行了提問:"灘頭年畫是否好看"|
"好看"百分比 都達到100%
由此可見,只要稍對"灘頭年畫"有所了解的人,都認為此年畫很有味,很好看,而且調查中很多人問哪里賣。
2 對于一些對年畫有些了解的人進行了第二個問題的調查,這里主要問的是學生和國家工作人員。主要的建議如下:
A. 希望"隆回電視臺"多播放一些有關隆回民間藝術的節目;
B. 希望文化局能每兩年舉辦一次"民間藝術節"
C. 政府能夠真正重視,落到實處;
D. 成立專門的年畫(或民間藝術品)制作、銷售公司。
對于本人是或愿意進行年畫事業,為年畫做貢獻時;大多數表示愿意,但不是現在;可見年畫要是發展起來還是有人去保護,政府的引導是很重要的;但學生表示的學成之后這是理所當然,干部工作人員卻大多數表示短時間是不想離開現職工作。
灘頭年畫時間簡史
清朝嘉慶年間,灘頭一代盛產“五色紙”,被列入貢品送往宮廷。堪稱灘頭年畫的前身,故灘頭年畫俗稱“花紙”。
清朝道光年間,灘頭和順昌老板胡奇甫又繪制了《桃園三結義》、《花園贈珠》、《西湖借傘》等十幾種戲文故事新品種。
民國初期,灘頭年畫生產達到全盛期,小鎮有生產作坊108家,工人2000余人,年產高達
3000多萬份,當時著名的作坊有正大昌、大生昌、大成昌、道生和、生成昌、和順昌、松榮祥,鐘良美、寶悅來、天順昌、義生和等。
解放后,有段時間灘頭年畫被作為封建迷信品而禁止生產出售,致使年畫生產近乎停頓。
1958年,灘頭年畫重新獲得批準生產,當年銷量達20多萬張。
1963年,湖南省群眾藝術館組織美術工作者到灘頭學習考察,利用傳統技術加上現代內容,創作了《工農聯盟》、《擁軍優屬》等新畫稿刻印出版。文化大革命中,灘頭年畫列為“四舊”,大量印板被付之一炬,有些版本就此失傳。
1979年,應貴州商業部門要求,灘頭年畫才得已恢復生產。
1982年,灘頭的年畫作坊又增加到十二家,產銷量達140多萬張。
1985年邵陽市成立了“灘頭年畫研究會”,以隆回縣文化館為主對灘頭年畫進行挖掘、整
理,并恢復刻印了失傳的“托全”門神《秦叔寶》、《尉遲恭》和《花園贈珠》等印版。
1988年,隆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
1994年,灘頭年畫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美術一絕銀獎。
2003年9月,灘頭年畫在全國傳統工藝品大展中榮獲金獎。
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正式啟動的新聞發布會上,灘頭年畫被列入該工程的首批項目。
邊。。。。。。
總結
此次灘頭年畫的實踐調查活動,我增強了對家鄉的熱愛,加深了我對民間傳統文化的認識,提高了我的藝術修養.
在此,我也希望灘頭年畫這一傳統的文化產業能做大做強,適當開發旅游.我相信灘頭年畫_--這一民間傳統文化能薪火相傳,越來越旺!
實習報告范文:實踐報告:來自家鄉灘頭年畫的調查報告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軟件公司實習實訓報告4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暑假社會實踐報告:美麗廣西,清潔鄉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