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工作總結范文:市政府綜合工作報告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市政府綜合工作報告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市政府綜合工作報告的正文: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并請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0年工作總體回顧
2010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諸多不利的客觀因素,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邵陽市委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加快后發趕超,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任務。
項目建設扎實推進,發展后勁持續增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94.5億元,增長41.3%。共有1257個項目獲得中央新增投資支持,總投資27.8億元,已完成投資21.2億元。邵衡、婁新、邵安、洞新、包茂等5條高速公路建設加快,邵永高速建成通車,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15公里。國省干線改造扎實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提前14個月超額完成"十一五"任務。婁邵鐵路擴能改造開工,懷邵衡鐵路完成預可研,滬昆高速鐵路有望經過邵陽并設站。邵東、武岡機場列入全國機場建設布局規劃。寶慶電廠120萬千瓦建設工程進展順利。電網建設實現投資6.8億元,完成240個村農網改造。100個重大前期計劃項目已開工建設51個,其中42個取得重大進展。組織實施重點工程108個,總投資611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59.6億元。三一湖汽年產2萬臺混凝土攪拌車及專用底盤項目正式開工。湘窖生態釀酒園6萬噸曲酒6萬噸包裝及配套工程開始建設。寶興科肥年產15萬噸硝酸銨、立得皮革豬牛皮深加工異地擴改、合力化纖年產9萬噸粘膠短纖維和中集集團10萬方集裝箱板等項目正在抓緊建設。
優勢產業成長加快,經濟實力不斷壯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0.7億元,增長12.9%。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6.8∶34.7∶38.5調整為25∶36∶39。工業經濟逆勢較快增長。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49.7億元,增長24.3%,增速居全省第三。新增規模企業67家,其中產值過億元企業15家。全國500強企業有華能、中信、國電、大唐、中集、三一、中國建材等7家落戶邵陽。工業技改項目投資增速居全省第一位。12個重點工業園區新進企業78家,其中規模企業48家。節能減排成效良好。農村經濟繼續穩步發展。實現農林牧漁增加值149.9億元,增長6.2%。全面實施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工程,糧食播種面積806萬畝、總產量318.7萬噸,連續六年增產豐收,糧食儲備規模擴大。豬、牛、羊和家禽以及水產品都有較快增長。完成煙葉生產22萬擔、稅收3.2億元,分別增長33%、48.5%。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4200家,其中規模企業216家??⒐にこ?7136處,治理病險水庫225座。造林28.3萬畝,新建戶用沼氣池12106口,完成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工程263處。農業綜合開發投入2.6億元,改造中低產田13萬畝,惠及16個鄉鎮95個村15萬人。新農村辦點示范和連片建設取得新成績,"千企聯村"工作勢頭良好。邵陽縣冠名"中國茶油之都",武岡市納入全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市),新寧、綏寧縣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縣",綏寧縣譽為"中華雜交水稻制種第一縣"。全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現場會、全國優質雜交水稻生產現場觀摩會在隆回縣召開,全國兩項制度有效銜接現場會在邵陽縣舉行。商貿物流旅游日趨活躍。全面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活動,城鄉商貿流通網絡不斷健全,新建標準化農家店900家。消費市場持續活躍,旅游、通訊、汽車、保險、健身、餐飲和休閑娛樂形成消費熱點。〖SX(B-*6〗〖HT10.,17.〗山〖〗良〖SX)〗〖HT17.〗山申請世界自然遺產順利通過專家評估。南山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虎形山被批準為國家風景名勝區。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5.5億元,增長19.6%。實現旅游收入37.4億元,增長15%。財政金融保持運行平穩。完成財政收入39.6億元、增長14.7%,其中市本級9.4億元、增長16.7%。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803億元、貸款余額276.7億元,分別增長20.3%、19.7%。實現保費收入24.5億元,增長12.2%。
居住環境日益改善,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城鎮規劃不斷完善。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評審通過,市轄三區村莊布局規劃修編完成,420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區城鄉一體化概念規劃加緊編制,中心城區控規覆蓋率達到90%。城市新區擴容步伐加快。市本級建成區面積達到52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提高到30.4%。寶慶科技工業園、佘湖新城、江北新城和站前新區路網建設加快,西湖橋、東塔路、魏源東路等"兩橋11路"改建圓滿完成,城市一環路全面貫通,新華南路、立新路、沙塘路開工建設,財神路、桃花路、廟屋路、北塔路、邵水東路、雪峰南路、大祥立交橋建設有效推進,邵水步行橋基本建成,雙清公園、時代公園、邵水東路風光帶建設和紅旗河綜合整治效果良好,邵陽大道、資江二橋、邵水西路等8條道路的供水供氣管網新建改造竣工營運,管輸天然氣入邵工程進入勘測走線階段,邵州西路片區征地和九江、匡家等社區安置房建設扎實推進。市區垃圾處理場一期工程完成,洋溪橋污水處理廠成功轉讓。加強和規范城市管理,開展清理非法廣告、拆除違章建筑、改造集貿市場和整治交通秩序等"雙百"專項行動,市容市貌持續好轉,創衛成果得到鞏固??h城和中心城鎮規模不斷擴大。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發展活力得到提升。啟動改制企業43家,完成24家,累計完成企業改制788戶,調整勞動關系17.8萬人,分別占企業戶數和職工人數的78.5%和73.9%。企業上市工作取得進展,廣信造紙、玉新藥業、立得皮革、湘豐特紙、邵陽紡機、維克液壓等6家企業進入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成立。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集體林改完成林權勘界面積970萬畝,林權證發放410萬畝。醫藥衛生、財稅金融、糧食流通、社保醫保、水利管理和資源環境價格等各項改革有序推進。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組團參加"中博會"、"港洽周"、"珠洽會"和"湘商會"等重大招商活動,成功舉辦首次網招會。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2.23億美元。新增境外投資企業36家,完成境外投資總額5200萬美元,分別增長71.4%和73.3%。
民生工程深入實施,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51元,分別增長9.1%、9.9%。就業和社會保障全面加強。新增城鎮就業4.4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8萬人,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0萬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援助達到100%。新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0.5萬人。為10.4萬名離退休職工調整增發基本養老金,人均月增100元。城市、農村低保對象分別達到12.9萬人、25.9萬人,分別發放保障金1.8億元、1.4億元。擴改建鄉鎮敬老院18所、農村"五保之家"11所,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和民房恢復重建5798戶。邵陽縣被列為全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縣。各項惠民政策全面落實。發放良種補貼4689萬元、糧食直補5346萬元、退耕還林補貼17770萬元、農資綜合直補31918萬元、農機具購置補貼4102萬元。整合各類扶貧資金5.86億元,投入第三輪212個整村推進項目建設,幫助3.5萬貧困人口脫貧,我市扶貧工作經驗在全省推介。投入資金1.5億元,解決31萬群眾安全飲水問題。全市老工商業者生活補貼基本發放到位。投入資金3.6億元,建成經濟適用房10.4萬平方米、廉租住房11.5萬平方米,發放廉租住房補貼2100萬元,受益人口2.8萬戶、6.2萬人。湘西地區開發項目全面推進。53個規劃產業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累計獲貼息引導資金2.2億元,全年實現利稅6.2億元、增長12%,安排就業崗位5萬多個。省定和市定實事工程全面完成。32項指標中有20項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工作總結范文:市政府綜合工作報告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2011年春學期小學家長開放日活動小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審計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