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會議發言范文:全市水利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工作座談會講話稿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全市水利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工作座談會講話稿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全市水利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工作座談會講話稿的正文:
來源全市水利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工作座談會講話稿
同志們:
我們召開這次全市水利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工作座談會,主要是為了深化對水利科技創新的認識,促進全市水利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加快水利現代化建設步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剛才,表彰獎勵了近年來全市水利水保戰線上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有4個單位和4名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作了典型交流發言,市科技局陳局長、市科協羅主席從不同角度講了很好的指導意見。在此,我代表市水務局黨組向受到表彰的水利優秀科技工作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蒞臨會議指導工作的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全市水利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工作講三方面意見。
一、緊跟時代步伐,深刻認識加強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講:“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沒有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建設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沒有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也就不可能有國民經濟的高度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7月視察中國科學院時指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從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看,科技革命常常是改變國家力量和世界大勢的轉折點。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導致了世界中心的轉移,同時伴隨著大國的興衰交替。”在2013年10月慶祝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關系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在2014年6月兩院院士大會上,進一步提出“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能單就經濟總量大小而定,一個民族是否強盛也不能單憑人口規模、領土幅員多寡而定,還要用軟實力尤其是科技水平來衡量。”這些論斷,深刻揭示了科技與科技創新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性,是我們認識科技與科技創新重要意義的理論基礎,我們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十八屆五中全會更是把創新作為新時期新常態下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大新理念”之首,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進一步把科技創新提高到了國家發展的戰略位置,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科技創新與科學技術應用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
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各個行業認真貫徹落實“四個全面”的戰略部署,對行業深化體制改革、加快發展作了長遠部署,對加強科技創新、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作了具體安排。水利行業緊緊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新思路,重點在水生態文明、高效節水、水資源優化配置、水功能區保護、流域綜合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目標要求,明確了水利科技創新的重點和方向。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與運用推廣工作,科技工作與科技創新取得了長足發展,科技對工農業生產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在水利科技創新應用推廣工作中,取得了 “茜家溝流域綜合治理試驗示范”、“莊浪縣梯田化建設及開發研究”、“xx灌區廿一萬畝灌溉豐產示范推廣”、“農村人飲工程自動化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等一大批實用型、效益型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全市水利行業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5項、地廳級科技獎107項、縣級科技獎19項,總結推廣了“流域治理統一規劃、整體推進、綜合治理模式”、“坡耕地山、水、田、林、路、產綜合開發技術”、“灌區作物間作種植技術”、“灌區‘五測’技術”、“農村人飲規模化、網絡化、自控化、自來水化建設模式”、“斜拉渡槽設計與施工技術”、“高水頭大跨徑倒虹吸設計與施工技術”等一大批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在推動xx水利持續快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常態,我們既要肯定成績、總結經驗,更要自我加壓、尋找差距。近年來,由于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科研試驗研究與推廣經費不足,技術隊伍人才斷檔,科技人員沉不下去,水利科研試驗與技術應用推廣力度減弱,科技支撐力量不能完全滿足全市水利水保事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一些科研設計單位疲于守攤、一些縣(區)水務水保部門對科技創新應用推廣工作重視程度越來越弱、成果越來越少,甚至到了拿不出一項成果、推不出一個科技人才的境地。所有這些,必須引起我們的警醒和反思。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增強抓好科技創新與運用推廣工作的責任感,發揚成績、完善機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努力推動全市水利水保科技工作和水利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二、緊盯時代前沿,明確水利科技創新應用推廣的目標任務
進入21世紀以來,新興學科不斷涌現,前沿領域不斷延伸,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引導水利領域誕生了江河數據、洪澇災害衛星監控防御、水資源智能調控等新興技術。我們雖處市、縣基層工作崗位,但仍要站高看遠,緊盯世界先進水平和時代前沿技術,結合市域縣域水利事業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確立水利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工作的目標和任務。
今后,全市水利科技工作的總體思路和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發展方針,緊緊圍繞建設小康和諧文明生態xx目標,緊密結合全市水利水保建設實際與需要,扎實開展實用型、效益型、開發型科學研究試驗與開發,大力引進應用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著力提升全市水利水保建設技術水平和產業效益,努力構建適應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水利行業新型科技創新體系、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科技支撐體系和科技服務體系,創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先進、可實現產業化生產和節能增收的高技術科研成果,全方位多渠道引進應用推廣國內外水利水保行業前沿技術和產品,全力支撐和服務水利水保建設事業,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市水利現代化雛形的目標。
重點任務是:充分發揮科研站所和技術推廣單位在科技創新中的骨干和基礎作用,優化知識創新體系,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化發展的結合,推動水資源開發利用智能控制、農田灌溉節水增效、水利經營管理、梯田綜合開發利用、水保生態建設、規劃設計施工技術、抗旱防汛減災等領域傳統技術改造和優化升級,提升水利水保行業科技含量和水平;引進信息化、自動化、生態化技術系統和產品,強化水利水保科研試驗、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監測檢驗、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手段,提高水利水保建設效率和效益;調動水利水保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監測檢驗等生產單位實踐創新的主觀能動性,著力形成生產一線創新機制和體系;建立多渠道籌資機制,保障科技創新和應用推廣經費;健全完善科技人才激勵和科技創新考核機制,加強對本行業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扶持和科技創新管理,激發創新活力,推動全市水利科技和水利事業不斷取得新發展、新成績。
三、堅持多措并舉,大力推動水利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工作
1.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應用推廣工作。市縣兩級水利水保部門和單位要充分認識科技在促進水利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從實施科技興水的高度,加強對水利科技工作的領導,將重視科技、應用科技變成自覺行動。要建立健全機構,落實專管人員和職責,形成水利科技工作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將水利科技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促進水利科技工作上下聯動、協調發展。要把水利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貫徹落實水利科技創新的各項政策措施,及時解決水利科技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強化組織領導,創新機制體制,創造環境氛圍,加大人力財力物力支持,搭建創新平臺,扎扎實實地推進水利科技工作。
2.努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科研試驗及技術推廣單位要大力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克服被動應付的“計劃科研”思想,樹立主動開發、自主科研的思維和開展實用型、效益型、開發型科研試驗理念,緊緊圍繞市域經濟發展戰略,內聯外引,主動聯合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省、市、縣水利水保部門,全力開展節水節能、水利水保綜合開發、城市生態文明、工農業高產高效、水土資源優化配置、工程技術改造等水利現代化科研試驗研究,探索解決水利水保建設和管理中的問題和難題,每年各單位確保拿出3~5項成果、獲得2~3項地廳級科技成果獎,全市力爭兩三年內獲得1~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3.積極開展技術革新和創新。勘測規劃設計咨詢單位要積極利用先進儀器設備、專業程序、成功模板等進行勘測規劃設計咨詢,提高勘設咨詢工作效率和質量。要支持吸收國內外水利水保工程先進技術和工藝材料,改進工程結構和模式,創造新技術新結構新成果,提高工程先進性和安全度。要積極組織開展年度勘測規劃設計咨詢總結評價和優秀勘測規劃設計咨詢成果申報,爭取每年拿出2~3項優秀成果,每年獲得1~2項地廳級優秀勘測設計咨詢獎。
4.注重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廣。建設單位要充分發揮水利水保建設單位前沿陣地和“橋頭堡”作用,提取和使用項目概算中的科研試驗經費,多方應用推廣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提高水利水保工程科技含量和現代化水平。要及時組織開展水利水保建設中新型科技應用總結評價和推廣成果申報,各縣(區)水務局、水保局每年拿出2~3項科技成果、獲2~3項縣(區)科技獎,爭取獲1~2項地廳級以上科技獎。參加水利水保工程建設的施工單位要立足生產第一線,大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時總結評價新科技應用成效、爭創優質工程、組織成果申報,各施工單位每年出2~3項科技成果或優質工程、獲1~2項地廳級科技獎或優質工程獎。
5.加大水利科技創新投入力度。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科技應用推廣提供經費支持。科研試驗單位要積極爭取省、市、縣(區)科技經費,主動聯合水務水保部門、項目建設單位爭取項目前期費及項目科研試驗費,并通過科技咨詢服務等籌措經費,全力開展試驗研究和技術開發應用。項目建設單位和規劃設計施工單位要充分利用項目科研試驗費、前期費和申請預備費等籌集經費,聯合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高科技企業等共同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應用新科技,總結新成果。要多向省、市科技主管部門匯報銜接,爭列課題項目,爭取資金扶持。
6.全方位培養科技創新人才。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各單位特別是科研試驗及技術推廣部門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人才的選拔和培養,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鼓勵專業技術人員自主開展課題研究,全力支持技術人員總結申報科技成果,多渠道推薦各類水利水保科技人才獎項,發揮拔尖人才和領軍人才的帶動作用。在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晉升、科技項目安排、成果獎項申報、限額爭取、宣傳推薦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不斷優化科技人員成長環境。要結合工作實際,按照科技人才成長規律,有計劃地重點培養一批中青年技術骨干,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梯隊。水利科研試驗單位要發揮優勢,以科研帶動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水利勘測設計和施工單位要以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為契機,在工程規劃設計和施工中,培養一批有影響力的設計和科研人才。基層水利單位也要加大水利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努力改變基層水利科技人才匱乏、技術薄弱的現狀,滿足新時期水利建設的需要。
同志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興水利建設的偉大實踐,既對水利科技事業發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也為水利科技創新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我們要認清形勢,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奮力實施“科技興水”戰略,加快推進水利科技創新,依靠水利科技進步推動水利跨越發展,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議發言范文:全市水利科技創新與應用推廣工作座談會講話稿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市委中心組“嚴以用權”專題學習研討會發言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嚴以用權專題研討暨“三解三促”調研匯報會發言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