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講話范文: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的正文:
公文 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
按照教育部《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XX省委高校工委、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在全省大中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若干意見》、中共XX市委辦公室《關于印發XX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市教育工作實際,現就在全市大中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目標,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規范、法律約束相銜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師生學習生活和精神世界,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成長發展需求,解決學生的現實問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2.堅持全員育人。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覆蓋到所有教職員工和全體學生,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管理服務多位一體的育人局面。遵循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成長成才規律,積極構建大中小學相互銜接、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的育人格局。
3.堅持知行統一。把教育與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相結合,使學生通過身體力行,體驗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國家、社會以及個人發展的意義,在情感態度上主動認同,在思想行為上自覺遵守。
4.堅持與XX特色文化相融合。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老渤海精神為代表的紅色革命文化及以新時期XX精神為代表的時代文化相融合,充分利用“武圣”孫武文化、范仲淹“憂樂”文化,董永傳說“孝”文化,不斷推進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三、實施途徑及措施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內部治理
1.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學校辦學指導思想、中長期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全過程,落實到辦學理念、培養計劃、課程設置、文化建設和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中,建立健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完善相應的政策評估和糾偏機制,防止出現具體政策措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背離的現象,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
2.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師生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識。注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要求細化為具體規定,完善教師準則、學生守則等規范,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規范、引導、保障、促進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制度環境。強化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嚴肅紀律、獎懲分明,在日常管理服務中鮮明彰顯社會主流價值,使正確行為得到鼓勵、錯誤行為受到譴責,用法律法規的權威來增強師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1.加強和改進德育課建設。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積極鼓勵學校開發豐富多彩的學校德育課程。改革普通中小學德育課程教學與評價辦法,加強實踐教學和品德養成紀實性考核,將初中、高中思想品德課列入學業水平考試考核科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實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學管理和考核,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2.積極融入各門課程教育教學。注重挖掘大中小學各門課程的文化內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教學中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自然科學課程教學注重專業知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結合,切實加強公民意識、文化素養培養和傳統美德教育。高校教學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各專業課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指導,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三)努力拓展有效途徑
1.充分發揮社會實踐的育人作用。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積極組織道德論壇、道德講堂、道德修身等活動,引導學生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修養,加強禮節禮儀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彬彬有禮、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深化學雷鋒實踐活動,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完善大學生志愿服務制度,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貧困地區支教計劃、愛心公益等活動,鼓勵廣大中小學生走出校園,參與公益活動、志愿服務,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紀念館等,升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觀的體驗感受和認知理解。加強校外實踐活動基地建設,實施“校外活動場所活動保障和能力提升工程”,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完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適應青少年成長成才需要,加強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高職實訓基地、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建設。
2.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校園文化對青少年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培育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形成學校獨特的價值觀念和精神氣質。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報道力度,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三愛”教育活動,不斷深化“中國夢”主題教育,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充分利用新生開學、學生畢業等重要環節,充分利用“五四”、“六一”、“十一”等重要節日,舉辦莊嚴莊重、內涵豐富的慶祝和紀念活動,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力開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吸引學生廣泛參與,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吸引力影響力。
3.加強校園網絡管理。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普及和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青少年學生學習知識、獲取信息、進行交流的重要渠道,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加強校園網絡信息內容建設,加強網上正面宣傳和評論引導,開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活動,唱響網上主旋律。要加強高校門戶網站、官方微博微信、網上論壇建設,打造特色網絡活動品牌,搶占網絡傳播制高點。要開展師生網絡素養教育,推動文明上網、文明用網,規范網上信息傳播秩序,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廣泛開展生命、生活、生存教育,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素質。普通中小學要重點推進制度建設、課程建設、心理輔導室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高校要制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輔導,幫助大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問題,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
四、加強工作隊伍建設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教師職前培養、職后培訓和日常管理的全過程,在業績考核、職務聘任、評優晉級等方面實施師德一票否決。教師要自覺承擔起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光榮職責,恪守職業道德規范,不斷堅定崇高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堅持以高尚的師德修養、嚴謹的治學態度、求真的科學精神、儒雅的師者風范,敬業愛生,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為人師表,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2.強化全員育人意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有責,各級各類學校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要承擔起相應責任。學校黨政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品德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責任尤為重大。黨政共青團干部要做好組織協調、統籌調度;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品德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要利用課堂主陣地,做好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高校輔導員、班主任要結合學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中小學班主任要發揮職責作用,在管理和建設班級工作中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1. 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認識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極端重要性,建立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專兼職隊伍相結合、各方面緊密配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抓好統籌協調,精心組織實施,務求實際效果。要發揮各級各類學校專業學科和專家學者優勢,加強理論和實踐研究,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通過課題資助、學術引領、文化交流、隊伍建設等,展開深入研究,不斷推出有價值、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的理論成果。加強輿論宣傳,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新聞媒體,加強師德典型的宣傳,加強優秀學生先進事跡的宣傳,努力營造人人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
2.加強學生黨團組織建設。堅持早選苗、早教育、早培養,把優秀學生及時吸收到黨內來,發揮學生黨員帶頭模范作用。注重發揮團委、學生會、學生社團在教育、團結和聯系學生方面的優勢,開展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系列活動,引領他們成長進步。注重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引導青年學生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錘煉知行合一、表里如一的誠實品格,提升堅守理想、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傳播者、示范者。公文
領導講話范文: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