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申報材料范文: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經驗交流材料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經驗交流材料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經驗交流材料的正文:
我市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是一個新興的環保型生態城市,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市轄5鄉2鎮1場,有130個行政村、528個村民小組,全市總人口54.3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89萬人,總耕地面積57萬畝,人均耕地面積4.5畝。
長期以來,市立足實際,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努力進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集體經濟逐步發展壯大,初步形成了“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的局面。2002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552.96元,較上年增收326.69元。全市農村集體積累資產達862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2924萬元。2002年集體經濟實現當年收入3640萬元,其中:承包集體土地12.2萬畝,收入1834.56萬元,占50.4%;承包果園2.4萬畝,收入728萬元,占20%;出租房屋收入327.6萬元,占9%;經營村辦企業97個,收入436.8萬元,占12%;出售集體木材收入242.24萬元,占6.6%;其它收入72.8萬元,占2.2%。集體經濟收入在50萬元以上的村12個,10萬元以上的村41個,5萬元以上的村47個,萬元以上的村30個,平均每個村的年收入達到28萬元。全市農村集體積累銀行存款余額達750萬元。
總結幾年來的實踐經驗,我市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實行集體經濟發展目標責任制
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發展集體經濟作為一項硬任務,納入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之中,統一部署,狠抓落實。一是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使各級領導干部進一步拓寬視野,提高認識,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關鍵環節來抓。使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充分認識到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是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經濟保障。二是成立了市、鄉、村三級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領導小組,層層簽訂責任書,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任務指標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考核相掛鉤,實行問題在一線解決,政績在一線考核,辦法在一線產生,形成了人人有任務,村村有目標的良好局面。三是進一步加大了村級財務規范管理的工作力度,先后制定下發了《市農村集體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關于認真開展鄉村財務審計,切實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意見》、《關于加強集體資金管理的通知》及《市農村經濟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并建立健全了鄉村集體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集體積累,加強集體資產管理進行認真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斷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我市各鄉鎮場地域條件差異較大,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采取“抓重點、攻難點、樹樣板、傳經驗”的辦法,推動了農村集體經濟的全面發展。
1、規范集體土地的承包管理,增加集體收入。集體土地、集體果園承包是我市各鄉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效益如何,與承包地的管理有著直接關系。2000年以前,集體土地、果園承包沒有統一規范,承包價格參差不齊,多的幾百元,少的幾十元,隨意性較大;承包合同不規范,沒有統一的文本,有的有合同,有的沒有合同,合同兌現率低;承包土地過程中沒有采取競價承包,人情包、親屬包、干部包、倒賣轉包等現象突出,導致集體收入流失等。針對以上問題,我市自2001年開始對各鄉村集體土地、果園面積進行全面核實,確定權屬關系,對發包形式、合同文本做出統一的規定,印制合同文本,對土地、果園承包價按一、二、三類分等定價,對承包期限按《土地承包法》執行,并制定增長比例,對全市承包費用的收支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清查,徹底改變了過去集體土地承包管理粗放、效益低下、資產流失的現象,逐步使我市集體土地、果園承包步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通過三年來不斷加強對集體土地的承包管理,目前各鄉村集體土地承包效益不斷提高,全市平均每畝承包地收入在150元以上,果園承包費收入每畝在300元以上,分別比2000年以前增加一倍以上。
2、堅持多業并舉,興辦村辦企業,增加集體收入。我市積極引導鄉村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充分發揮各地優勢,堅持多業并舉,興辦村辦企業,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子。一是資源開發型。依托當地資源興建沙石場、紅磚廠、木材加工廠等,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二是加工增值型。依托當地的產品優勢和勞動力資源,實現農副產品加工增值。三是綜合服務型。利用地緣優勢,興辦商貿、三產等綜合服務企業,增加集體收入。四是股份合作型。村集體以資源入股,農戶以土地出租和轉讓等入股的形式,積極吸引外資,實行“村戶商”合作經營。全市鄉村利用資源優勢收入達到764萬元。依干其鄉阿蘇克村近三年來投入百萬余元興建的市場2個、面粉加工廠1個、酒店2個,每年僅上述5個企業收入就達55萬元。
[1] [2] [3] 下一頁
申報材料范文: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經驗交流材料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文藝系統優秀個人推薦材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四評優先進團支部評比材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