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調研報告范文:關于我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關于我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關于我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的正文:
關于我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
大中專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可缺少的后續力量,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近年來,我縣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拓展畢業生就業渠道,通過公開招考,選拔了大批畢業生到黨政機關、各企事業單位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隨著高校的連年擴招,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多,傳統就業崗位的逐漸減少,我縣的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就業安置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一、我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現狀
近年來,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縣進一步完善傳統就業渠道,拓寬新型就業渠道,積極做好人事代理工作,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有序進行。
(一)傳統就業渠道進一步完善
為做好新進人員招考工作,我縣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成立了**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安置領導小組和**縣公開招考公務員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領導;二是建立**縣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數據庫,認真分析畢業生基本情況,科學制定就業政策,避免招考中可能出現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三是利用**電視臺、**人事網、政務公開欄等媒介,公開就業政策,公開就業崗位,公開就業程序,公開就業結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在全社會營造公平的招考氛圍;四是改進了公務員面試方法,規范了公務員招考程序,確保招考工作各環節的公開、公平、公正。通過連續五年的公開招考,共為縣、鄉兩級機關擇優錄用國家公務員(機關工作者)236名,非教育系統事業單位選拔錄用大中專畢業生879名,實現了由計劃經濟時代國家“統招統配”向市場經濟時代“按需招考”的平穩過渡。
(二)新型就業渠道進一步拓寬
隨著傳統就業渠道吸納畢業生的空間逐年縮小,我縣人事部門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將畢業生就業工作重點轉移到非公企業。通過積極努力,初步形成了政府搭臺、企業納才、畢業生創業的良好局面。一是組織人員兩次深入非公企業較為集中的金鐘、者海開展調研,掌握了民營企業人才現狀和人才需求情況,為民營企業招聘人才奠定了基礎。二是組織舉辦2場非公企業現場招聘會,參會的20多家(次)單位提供300多個職位,參會的求職人數有458人(次),達成意向230多人,擴展了畢業生的擇業空間。三是當企業有用人需求時,充分利用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數據庫,及時向用人單位推薦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到目前為止,已向省嵩待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大隊、滇北工貿公司、東興實業有限公司、錦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用人單位成功推薦畢業生20余人。四是利用手機短信和人事網站及時向廣大畢業生發布招聘信息,搭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供求平臺。目前,已對在縣人事局登記的符合招聘條件的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發送招聘短信1300余條,幫助部分畢業生實現了就業。
(三)人事代理工作進一步擴展
為更靈活、合理地配置人力資源,降低企業的人事管理成本,縣人事部門積極為自主創業或到非公企業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提供檔案代理和戶口代理服務,解除畢業生的后顧之憂。目前,共代理畢業生人事檔案2500余份,代理戶口154人。
二、影響我縣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的主要因素
我縣的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就業安置工作面臨嚴峻挑戰。影響我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因素有:
(一)就業觀念落后
許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觀念陳舊,就業渠道單一,仍認為進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才算就業,而到非公企業工作不算就業,同時,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的意識不強,對家庭、親戚依賴性較強;不少家長以跳出“農門”為目的,認為投入巨資供子女上學,畢業后無論如何要到相對穩定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這些觀念,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畢業生的就業選擇。
(二)就業空間縮小
一是近幾年,我縣通過公開招考,新錄用補充了一批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由于受編制的限制,黨政機關和非教育系統事業單位接納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的空間已逐年縮小,非教育系統事業單位選拔大中專畢業生的錄取率也逐年下降。2009年本科達100%,專科為30.74%,中專為21.67%;2010年本科達100%,專科為15.70%,中專為7.54%;2011年本科為64.0%,專科為20%,中專為8.3%。二是我縣非公企業發展水平普遍低,規模偏小,加之用人機制不健全,用工制度不完善,職工合法權益難保障,這些因素也成為畢業生到非公企業就業的主要障礙。目前,我縣未就業的畢業生累計達1753名,其中:本科232名,專科619名,中專902名。
(三)人才市場作用發揮不充分
我縣人才市場基礎設施落后,市場配置機制不健全,引導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培訓等職能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出來。同時,用人單位通過人才市場招聘的意識還不強,有的不愿出招聘費用,有的嫌辦理手續麻煩,致使人才市場提供的招聘信息量較少。
(四)畢業生專業結構不合理
隨著我縣有色金屬冶煉企業的逐步發展壯大,對相關專業人才需求量也隨之增加,但從回我縣登記的畢業生情況看,卻難以找到與該行業需求相符的畢業生。
三、解決我縣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面對嚴峻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必須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以轉變就業觀念為基礎,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服務職能,實施“定單”培訓,培育經濟增長點,擴寬就業渠道,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各類人才的需要,更好地為我縣經濟建設服務,從而促進畢業生最大限度就業。
(一)強化輿論宣傳,逐步轉變畢業生就業觀念
一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人事網、政務公開欄等宣傳媒介,廣泛宣傳我縣的畢業生就業政策、當前的就業形勢,幫助大中專畢業生及其家長認清就業形勢,摒棄“等、靠、要”思想和好高騖遠心態,確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根據人才市場提供的需求信息,選擇去基層和企業謀職,找到發揮自己作用的位置;引導用人單位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切實增強社會責任感,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自覺吸納和儲備畢業生,為畢業生提供廣闊的就業空間,為企業發展增添活力。二是加強大中專畢業生自主擇業、艱苦創業成功典型的宣傳教育,鼓勵大中專畢業生自主創業。同時,可出臺優惠政策,建立創業基金,為自主擇業、創辦經濟實體或從事農業開發的畢業生提供政策指導和資金扶持,解決大中專畢業生初期創業難題。三是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選派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支教、支醫、支農和扶貧,引導廣大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創業,這不僅為我縣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同時,也拓寬了畢業生就業渠道。
(二)強化服務意識,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體系
本著對畢業生負責的態度,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手段,建立健全規范的融管理、服務、教
育、指導為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一是充分利用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數據庫,建立健全統一的畢業生供求信息管理網絡,通過手機短信、人事網、招聘會等渠道及時向用人單位提供畢業生基本信息,向畢業生發布招聘信息,把符合條件的畢業生推薦給相關用人單位,促進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實現最佳供需結合。二是強化人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健全運行機制,充分發揮人才市場的政策咨詢、技術指導、就業培訓等服務職能,促進畢業生最大限度就業。三是全面實行人事代理制,積極拓展人事代理業務,在繼續做好個人代理的基礎上,將代理范圍由非公有制企業進一步向國有企事業單位擴展,力爭涵蓋所有符合條件的單位;進一步完善人事代理內容,為畢業生提供社會保險、職稱評定、黨組織關系等全方位代理,并逐步向人才規劃與薪酬設計、人事咨詢、人才培訓、人才測評、職業指導、人才租賃等代理業務延伸,解除畢業生擇業時的后顧之憂。四要抓好培訓,全面提高畢業生整體素質。要針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趨勢,積極探索與大中專院校聯合辦學,抓好學歷提高和定向培訓工作,以增強畢業生就業能力,為我縣經濟和社會的長遠發展做好人才儲備,增添發展后勁。(三)強化行政監督,切實維護畢業生合法權益
畢業生就業關系千家萬戶,涉及方方面面,是全社會的責任。針對當前存在企業用人制度不規范、勞動保障機制不健全等實際情況,有關部門要制定政策,采取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進一步加強企業的規范管理和用工制度執行情況的日常監督,督促用人單位規范用人行為,完善用人手續,嚴格實行聘用(勞動)合同制,明確企業與就業者的勞動關系,并辦理相關的社會保險,做到應保盡保。對于違反勞動法規的行為,要嚴厲懲戒,以實際行動維護畢業生的合法權益,真正解除畢業生到企業就業的后顧之憂,促進畢業生就業。
(四)強化經濟發展,逐步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
加快經濟發展是實現有效就業持續增加的關鍵,是解決就業問題的基本前提。就我縣而言,一是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堅持工業強縣戰略,強化服務理念,落實優惠政策,抓好招商引資,提升煙草等傳統產業,做強、做大礦冶、電力等優勢產業,培育、壯大特色農畜產品深加工、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民營經濟,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二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目標,深入實施“萬元增收計劃”,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壯大農業六大主導產業,培強農業龍頭企業,建好優勢農畜產品基地,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行業協會和各種中介組織,積極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全面實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進一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三是加快文旅產業發展。緊緊抓住全省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和云南旅游二次創業的機遇,深化文化旅游體制改革,挖掘文化、旅游潛力,繁榮文化創作,抓好古城保護開發,建好景區景點,進一步培育壯大文化旅游新興產業。四是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經營、高質量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城鎮體系規劃,優化城鎮體系布局,強化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以商貿、旅游、消費為主的城鎮經濟,加快發展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努力盤活土地資本,理順城鎮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縣、鄉(鎮)、村三級管理網絡,進一步加快城鎮建設步伐。五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適度超前、多元投資、建管并重,不斷加強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后勁。只有經濟發展了,就業機會自然增多,不僅能吸納現有的未就業畢業生,而且還能吸引大批人才到我縣創業發展;人才多了,又能推動經濟更快、更好發展,實現發展經濟與解決就業的相互促動。
調研報告范文:關于我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推廣公交一體化有利于小城鎮融入大濟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政協民主監管調查報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