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報告范文:如何增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如何增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如何增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正文:
1.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環境 1.1加強宣傳力度,抓好輿論引導 良好的輿論環境,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要結合各種紀念活動,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開設和豐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專欄,組織創作、編輯、出版并積極推薦適合未成年人的讀物和視1.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環境
1.1加強宣傳力度,抓好輿論引導
良好的輿論環境,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要結合各種紀念活動,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開設和豐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專欄,組織創作、編輯、出版并積極推薦適合未成年人的讀物和視聽新產品,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輿論導向。要發揮示范群體在實際生活中的導向作用,通過運用實際的事例以使未成年人從感性體驗而到情感上認同。
1.2加大監管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社會腐敗和不良風氣不但影響未成年人正確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而且直接誘發青少年犯罪。要通過立法等形式,就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形成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統一認識,以此來加大對文化環境的監管。各級政府和執法機關要對社會環境立法整治,持續不斷地進行反腐、打黑、掃黃、禁毒、反邪等項工作,從根本上扭轉社會風氣,凈化社會環境。
1.3建立健全教育陣地,大力開發閑暇資源
積極整合社會德育資源,為未成年人提供德育活動的基地和健康的校外活動場所。整合老黨員、老教師等社會資源,建立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豐富未成年人閑暇生活。注重發揮各類教育基地的作用,爭取讓弱勢群體和流動人口的子女也能夠參加學習和活動。
2.強化學校、家庭教育,加強思想引導
2.1進一步加強學校德育工作
確立德育為首的觀念,進一步明確學校作為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應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體系,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規劃,建立和完善校長親自領導,政教處、共青團、班主任、輔導員和全體教職員工共同承擔的德育工作體系,充分發揮學校工會、政教處、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加大學校德育投入,落實德育專項投入,并隨著教育經費增長,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應不斷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培訓,要深入社區、深入基層,了解社會、了解生產生活領域的各個方面,及時掌握社會發展的狀況,實現同步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使教師的言行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要選派責任心強、素質高、業務精的教師擔任團委書記、少先隊輔導員及班主任,充實德育工作力量。同時,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提倡老師與未成年人相互尊重和互動,就道德、價值觀等問題展開平等的對話,把“蹲下來說話”更進一步發展為“坐下來對話”。
2.2進一步發展家庭教育
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行為典范,并不斷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教育子女的知識和技能,善用管教方式,多以正面鼓勵、誘導感化為主,在活動中使家長與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為方式不斷補充、提高和改變。擴大、提升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的數量和質量,面向社會廣泛開展家庭教育的宣傳、普及和培訓,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成才觀,通過日常的言傳身教給子女以陶冶,使他們從小在父母的全面關懷中通向德智體全面發展,支持和配合好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3.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上網,建設健康網絡世界
3.1加強網上正面引導
組織開展優秀網頁制作評比、網上征文、知識競賽、手機短信編輯大賽等活動,探索網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徑和方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道德教育,宣傳《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實施“百萬雛鷹網絡計劃”,指導未成年人自我制定《文明上網公約》,爭當“網絡文明小衛士”,引導未成年人文明上網、上文明網。開展“我與父母共在線”等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信息環境,“放大”網絡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積極影響;組織“青春自護遠離網癮”系列活動,邀請專家為青少年做戒除網癮的專題講座。
3.2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網上志愿者隊伍
通過“大手”牽“小手”,整合社會力量,充分發揮志愿者的作用,關注并參與BBS、聊天室、網絡游戲等未成年人集中的領域,把黨和政府的聲音以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語言和形式進行有效傳遞,有效引導,把握網絡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