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總結范文:十八大報告觀后感:做好資源環境審計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十八大報告觀后感:做好資源環境審計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十八大報告觀后感:做好資源環境審計的正文:
4 十八大報告觀后感:做好資源環境審計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1月8日,黨的十八大在京隆重舉行,胡錦濤總書記在大會開幕式上作了題為《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報告。胡總書記在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并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二是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四是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胡總書記的講話,從總結歷史、展望未來的高度,再次強調了我國國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奮斗方向——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同時,講話還在深入分析國情現狀、準確把握發展形勢的基礎上,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具體的實現路徑。總書記的講話不僅具有高度的戰略意義,同時也具備極強的實踐價值,是各部門各行業,各種組織和個人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作為從事具體資源環境審計的審計人員,我認為應該在自覺學習和深刻理會胡總書記講話精神的基礎上,勇于實踐,善于創新,做好資源環境審計,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具體而言,在加強資源環境審計工作時應該重點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一是加強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念的學習。黨中央十分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從最初提出“環境保護是一項基本國策”,到“實現可持續發展長期戰略”,再到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再到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我們黨和國家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理念也在不斷發展完善。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國的發展越來越注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越來越注重生態文明價值的意義。因此,國家審計機關也應與時俱進,加強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念和內容體系的學習,用新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確保審計系統發揮國民經濟社會“免疫系統”的功能。
二是圍繞重點開展審計工作。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系統性工程,是一項內涵十分豐富的事業。作為專業的監督部門,國家審計限于時間、人力、財力等各種現實因素的限制,不可能覆蓋生態文明建設的每個細節。胡總書記的講話明確指出了今后一段時間內的工作重點,這也是國家審計應該重點跟進的內容。今后,國家審計在項目安排時,應該進一步向國土開發、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相關資金和項目傾斜,只要抓住了工作重心,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國家審計更好的服務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局。
三是加強研究,加大建設性審計力度。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是制度體系建設。以往國家審計雖然也強調揭示問題、從機制、體制和制度上分析問題的原因、并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但是這些往往是基于某項資金和某類項目的審計的。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如何加強制度體系建設顯得更為迫切。國家審計機關和人員應該加強研究,勇于創新,從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體系的頂層設計出發,把生態文明理念提升和內化為審計工作的指導思想、價值取向和評判標準,突破資金審計和項目審計的局限,關注相關制度體系的整理、更新、升級和完善,大力開展建設性的制度審計,為構建生態文明貢獻更大的力量。
4
年終總結范文:十八大報告觀后感:做好資源環境審計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