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把女兒當反派來養,她竟然比我想象中更強大…
分類: 最新資訊
范文詞典
編輯 : 范文大全
發布 : 03-17
閱讀 :317
我們無法保護女兒一輩子,比起讓她活在我們的羽翼之下,更重要的是,要讓她成為一個“不好惹”的人。作者 | 楓子前兩天,我被老師請家長了。原因是,同桌故意灑濕了女兒的作業本,女兒二話不說,直接一杯水都倒進了同桌書包里。并且放出狠話:“我脾氣暴,誰要是再招惹我,別怪我不客氣!”跟女兒確認確有此事后,我沒有批評她,而是請她出去吃了頓好的。為什么呢?因為女兒終于懂得反擊了!以前,因為性子柔,好說話,女兒沒少受欺負。但我卻只教她溫良恭儉讓,不要跟同學一般計較,更不要丟了自己的教養。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里,女兒經常哭著鼻子回家。她曾一次次問:“為什么大家都欺負我?”當時,我滿是心疼,卻無言以對。直到有一天,我和女兒在看電視時,她指著劇中氣場全開的“黑蓮花”感慨了一句:“好像做個反派也挺不錯的,起碼不會被人欺負。”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越想越覺得女兒說得在理。既然溫良和善,換來的不是平等尊重,而是變本加厲,那不如就打破桎梏,把女兒當做“反派”來教育。做一個不懼沖突,勇敢堅韌,自信灑脫的“反派”,又何嘗不可?身披鎧甲,女兒才能護自己一世周全。狠一點:擁有“不好惹”的氣場我曾一度以為,把女兒培養成世俗定義的“乖女孩”,女兒就會受人喜歡,一生順遂。但事實是:沒有刺的玫瑰,最容易被傷害。主持人涂磊在女兒小櫻桃還小的時候,就做了這么一個實驗。他先是讓小櫻桃徒手拍核桃仁,小櫻桃一下就拍碎了。緊接著,他又讓小櫻桃拍核桃殼,小櫻桃一口拒絕:“核桃的殼是硬的,拍起來會疼。”涂磊便趁機教育:“所以呀,如果你是核桃仁,你就任人欺負,但如果你是核桃殼,并且能夠反過來,那你就不會受人欺負,因為你懂得勇敢還擊。”柿子都是揀軟的捏。把女兒當反派養,才能讓女兒從柔弱的身體里長出尖刺,變得不好欺負。想明白了這一點,我特意給女兒報了跆拳道,希望她受欺負時,有反抗的資本,也有攻擊的底氣。另外,我還教給女兒一個直面沖突的小技巧:挺直腰板,橫眉怒視,大聲回擊。一個女孩,氣場強大了,別人自然不敢造次。韓劇《梨泰院Class》中的女主媽媽,就是從小教育趙伊瑞要夠狠夠厲害。所以一直以來,趙伊瑞都把“不好惹”深深地刻印在身上。在遇到酒吧小混混糾纏時,她二話不說就賞對方一個過肩摔;遇到同學被欺凌,她直接在網上引爆輿論,讓霸凌者退學;當霸凌者媽媽找上門打了她一耳光,她也絲毫不怕,悄悄錄下視頻,立馬威脅回去。因為有勇有謀,剛毅果決,她成了很多女孩擁護的“俠女”。作家余華有句話說得好:“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仙人掌用全身的尖刺守護自己生存的尊嚴。好女孩就應當像仙人掌,敢于亮出自己的“尖刺”,活得不好惹。壞一點:先學會取悅自己前段時間,“討壞型人格”火上熱搜。與討好型人格不同,“討壞型人格”是把自己的感受、需求放在第一位,從不委屈自己,成全他人。比起討好別人,他們只討好自己。作為父母,我曾一度以為,這種討壞型人格,挺自我、挺無情、挺討厭的。但網友@藍莓果的留言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她說,從小父母就教導她:吃虧是福,能忍自安。她銘記在心,對同學,對朋友從不紅臉,但也因為好說話,一度成為大家口中的“女傭”,總是被欺負,被使喚。后來學了一點心理學后,她學著慢慢改變自己。她開始對同事、朋友的不合理需求說不,她不再慣著別人,不內耗自己。現在雖然還是很多人不喜歡她,但她卻不再在意別人的眼光,也收獲了一堆真心尊重她的朋友。所以你看,委曲求全,換不來他人的真誠相待。真愛孩子,就要教她“討壞”,取悅自己,做個反派,活出快樂的自己。之前就看過一位媽媽分享的故事。她帶女兒去買壽司時,店里只剩最后一份了。女兒見旁邊沒買到的男孩一臉失望,便主動說要讓出這份壽司。但媽媽卻充耳不聞,繼續付款,買走了壽司。然后,她問了女兒2個問題:“你認為那個男生比你更需要那份壽司嗎?”“如果不是,為什么要讓給他呢?”女兒只好承認,自己也很想吃壽司,之所以謙讓,是想要被夸獎。于是,她嚴肅地告訴女兒:你可以聰明、勇敢,甚至可以厲害,唯獨不需要為了取悅別人而讓自己受委屈,你自己開心比什么都重要。是啊,女孩的成長過程中,比起體貼,懂事,善良,他們更要先懂得:重視自己的感受,先學會愛自己。這不是自私,而是自尊自愛,自我供養。野一點:敢于打破束縛一直以來,我都致力于把女兒往“淑女”培養。在我看來,女孩子就應該:漂亮、精致、溫柔、安靜、大氣......但后來才發現,過多的規矩,只會讓女孩束手束腳,什么都不敢嘗試,反而是那些像“反派”一樣不受束縛的女孩,敢闖敢拼,活得自信灑脫。所以,我就主動拆掉了“條條框框”,還女兒一片自由。夕陽下,我會帶著女兒在草地上奔跑,爬樹上冒險,跳泥坑撒歡。體育館里,我鼓勵她去摔跤,感受到生命的爆發力;也陪她去射擊,享受另一種激情澎湃。平日里,女兒剪短發,跳街舞,和男孩子打打鬧鬧,我也不再多說。這半年來,女兒雖然曬黑了,身上也沒少受傷,但性格卻強硬了,身體也結實了。最讓我欣慰的是,當我給女兒講睡前故事時,她開始排斥以前愛聽的《白雪公主》《灰姑娘》和《海的女兒》。她說:“這些故事里的人,遇見了困難,只會坐著哭,等別人來救,我不喜歡,我要聽魯濱遜,孫悟空,羅賓漢,他們在危險時會救自己,也會救別人。”我的女兒,越來越像個“野小子”,我卻忍不住為她點贊。作家周國平說過:“最優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體的。既賦有本性別的鮮明特征,又巧妙揉進了另一性別的優點。”女孩和男孩一樣,將來要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她們不應該等著被保護,她們一樣可以擁有力量、勇氣和獨立的人格。就像中國第一代女搜救直升機長,被稱為“史上最帥女飛行員”的宋寅,可以安靜文雅,也可以英姿颯爽。像亞洲首位UFC世界冠軍,格斗女王張偉麗,可以靜如處子,也可以動如脫兔。還有人生堪稱傳奇的中國第一位女艦長韋慧曉,可以知書達理,也可以披荊斬棘。養女兒,沒有固定模式。讓她們勇于打破束縛,擁有“野性”的一面,未來才有無限可能。硬一點:堅持自我,不隨波逐流有沒有發現,無論是生活中還是電視劇里的那些“反派女生”,目的性都太強了,總是認準一件事,然后努力拿到結果。她們從不做隨波逐流的羊,而是像果敢霸氣的狼,堅定不移地去實現目標。這股硬氣,恰恰是我們很多女兒身上缺少的。有句話說:思想決定行為,主見決定方向。這個社會,從來不會因為我們的孩子是女兒,就對她溫柔以待。相反,社會對她們有太多隱形的限制。如果她們沒有主見,人云亦云,未來之路只會更加艱難。堅定目標,明確方向,把決定權和主動權掌握在手里,她們才能成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央視劇《煙火人間》里的陶姝娜就是一個特別有主見的女孩。高中選文理,老師跟她說:“女生最好選文科,否則會后續乏力,成績不會好。”但陶姝娜并沒有因為老師的話,也沒有因為社會固有的標簽而動搖,而是堅定自己的選擇。到了大學,她也沒有因為別人的偏見,放棄喜歡的機械工程專業,而是努力學習,并成為該專業唯一的女博士。遇到喜歡的人,她也會大膽去追,并提升自己,從不害怕被拒絕。但當喜歡的人和自己的價值觀有沖突時,她也沒有戀愛腦,而是堅定自己的理念。這份獨立與清醒,讓她活得自信而閃耀。都說千主張,萬主張,黃金難買自主張。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女孩,我們要多鼓勵女兒有自己的想法,給她們說“不”的權利,放手讓她自己去選擇,去承擔后果。一個女孩,思想有光芒,行動有力量,才能活出最美的自己。史蒂夫·比達爾夫在《養育女孩》中提到:女孩的生存空間正在變得更加復雜和危機重重,她們的現在和將來注定要比我們的更豐富也更艱難。所以,為人父母,千萬不要把心愛的小姑娘嬌養成柔弱可欺的小公主。要教會她擁有“反派”的一面,培養她不好惹的性格,鼓勵她打破刻板印象,把自己放在首位,勇敢追求自我,成就自我。如此,我們的女兒,才能心中有花,手里有劍,既有一顆慈悲心腸,又有金剛手段護自己一世周全。點個贊吧,與各位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