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是現代企業運行機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的一項資源;有人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的一整套制度;有人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制度之外的所有文化現象的總合;還有人界定企業制度是企業行為文化的組成部分。那么,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到底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兩者有著怎樣的聯系與區別,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是如何促進企業發展的,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直觀效果不同。直觀上企業制度往往簡單明了,在使用中沒有歧義,在執行上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企業文化因為它是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的,所以在理解上有很大張力。一個籌建企業選擇產品主業是重要要素,而選擇文化母體是居于同等位置的要素。好的企業文化是體系化的、實用的,其理念是腳踏實地的,所以它能夠統攝企業制度,支撐起企業內部運作體系。
其次,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對不同員工影響面不同。文化是具有張力的,是意識形態,是思想和行為習慣的統一體,是一個企業和企業人習慣性的思想和行為,所以文化從一開始就有滲透和引導的作用,它的歷史與企業發展是同步的,熟悉并忠于這個企業的人必然對這個企業的文化有切身的感受,他們受到企業文化的影響要遠遠大于企業制度對他們的影響。而新進員工和低崗位員工由于對企業熟知程度有限,對企業文化的認識還很淺,很不到位,在價值觀念上往往與企業文化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企業剛性的制度對其的影響就顯得尤為突出。
第三,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的生命力不同。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發展的歷程中積淀、洗禮、提煉而凝結出來的,它是“有根”的,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清晰團隊的行為準則。從生命力來講,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文化越來越成為企業發展的引領和凝聚力量,作為一種氛圍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每一個細節。當這種文化力越來越強大的時候,企業團隊在企業精神感召下,朝著企業的戰略走向靠攏,企業制度就會逐漸弱化。人們更多的是在價值觀上有了這種基于情感的企業文化自覺。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當初制定的制度失去范疇意義,成為一紙空文,企業在更高層面上制定新的統攝于企業文化和企業憲法的制度,進一步在企業文化的氛圍中完成生命周期較短的制度規則的使命。
第四,企業文化與制度是互補的。有企業家說:建設企業文化就像修一條水渠,先修水渠再引水,方能匯入大海,對于不能匯入大海的支流則要加以規范,使其“入流”,那就需要剛性的制度來加以約束。可見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具有互補性,制度在制定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存在管不到的地方,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來執行。也就是說,制度執行的好與壞,關鍵因素是人,同時制度執行也存在偏差和過時的可能性,企業文化是以人為本的,在思想和行為上能夠對人起到引導作用。而企業文化也存在滯后、失效和變革的遞進,這就需要完善的企業制度來約束和規范。只有企業硬實力與軟實力結合才能共同使企業軟硬件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從而全面支撐企業機體有效運行。
第五,主導地位及約束力不同。文化從一定角度理解,就是不成文的規定,是大家在心底認同的一種潛規則。從對人的約束力角度來講,文化要遠遠強于規章制度。因為制度在理解上是一目了然的,規則是剛性的,要求人必須執行,但是它的目的是約束人的消極面的,生命周期相對短暫。文化是非剛性的,是深層次的,在理解上因人而異,但它是企業的價值觀念,企業的精神源泉和靈魂,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可以激發人的熱情,促進人自動自發的行為,可化被動為主動,使人擺脫消極怠惰,積極努力,甘于奉獻,順應企業精神,朝著企業目標拼搏不息。作為企業制度的硬實力是可以被復制模仿和代替的,而軟實力卻是無法模仿和復制且又是企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超越的重要力量,但是這種力量恰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文化不是管理的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為活動,而是產生行為活動的原因;不是人際關系,而是人際關系反映的處世哲學。與之相異,企業制度是顯性的、直觀的,其具體性使其顯得冰冷,沒有情感,沒有魅力。而企業魅力歸根結底靠的是文化,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存在來說,它是結果而不是目標。任何主動追求企業文化的企業,都將陷入潛規則和顯文化之間割裂和扭曲的困境。企業文化是信仰或者基本假設培養與強化的結果,所以,我們要與時俱進,在企業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也要依據實際不斷充實我們的企業文化,為企業鑄魂,同時也要不斷完善我們的企業制度,使企業制度的亮劍執行力與企業文化的人性魅力相輔相承,形成強大的合力,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文秘資源網 - 您身邊免費貼心的文秘專家 - 歡迎訪問WWW.ZGDOC.COM下一篇:安全生產行業標準管理規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校校舍安全管理制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