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申報材料范文:小學關于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申報材料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小學關于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申報材料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小學關于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申報材料的正文:
學校品牌的形成,是學校長期重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結果。精神文明建設如同潤滑劑使得教職工精神振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改革中,使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使得辦學水平逐年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列為區、市前茅,深受廣大群眾信賴;使得學校的各層面工作在我區領先,得獎頻繁。
近年來學校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始終堅持以“科學創建、規范創建、特色創建”為宗旨,突出“科學、規范、特色”的創建目標,形成了干部與群眾創建文明的思想統一;黨員與群眾創建文明的認識統一;教師與學生創建文明的行為統一。
一、科學創建:
以學生發展為本,在注重全面發展的同時,突出德育教育;
以教師發展為本,在注重人本發展的同時,突出師德教育;
以學校發展為本,在注重品牌發展的同時,突出形象教育。
二、規范創建:
認真學習市文明單位考評標準,明確創建方向;
精心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創建要求及標準,實現創建目標;
明確創建目標,全面實施項目有效管理,落實創建要求。
三、特色創建:
根據學校特點,尋找創建的突破口,為社區服務;
根據教師特點,尋找創建的突破口,為學生服務;
根據學生特點,尋找創建的突破口,為困難群體服務。
近年來的文明創建工作學校高度重視,把它視為學校的主體工作之一,抓緊抓實,并用科學、發展的眼光與策略重視精神文明的過程建設,形成了一個突破口,二個加大的創建局面。
一個突破
突破時間界限,全體管理人員和黨員、群眾用更多的時間去解讀創建標準,使得全員的認識與行為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與升華。
二個加大
加大力度規劃,按新創建標準不斷地修改規劃,使之更符合創建工作標準的要求,且根據教育的特點謀求新發展,形成創建特色。
加大經費投入,努力追求校園環境美化、環境育人,更符合和諧的教職工工作生活環境,以利身心發展;更符合健康的學生學習生活環境,以利身心發展。
今年的創建給學校帶來了新的生機,全體教職員工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精神振奮,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工作干勁十足,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高度工作責任心和對社會無私的愛。創建給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學校的各項改革措施順利有效地落實,一系列的改革舉措受到主管部門的關注,為形成品牌奠定了基礎;創建使學校的辦學獲得成效,教師的政治素養和學歷層次逐步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教師、學生的得獎如雨后春筍,節節攀高。
走過近兩年創建工作的歷程,深知其重要性,體會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科學真理,發展是硬道理,只有重視創建工作,學校發展才能有效扎實地推進;只有創建工作細化,才能務實地開展好創建。目標是創建的方向,過程更是創建的要素,下文就創建過程中的具體做法、效果加以回顧。
第一,以創建為抓手,提高教職工隊伍的政治素養。
①學習→形式多樣化、內容時代化
在科學創建目標的指導下,東南營教師與時俱進、追求理想、自我完善,形成了多樣化的學習制度:中心組學習、黨員學習兩周一次緊跟形勢,內容充實,緊扣實際,形式多樣,以解決思想困惑和工作、學習難題為切入口,力爭學有實效;政治學習與專項學習相結合-隔周輪流一次,了解時事,學習法規,提高道德認識;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范圍廣闊,互動交流,促進共同進步;理論學習與實例剖析相結合,啟德警行,規范行為,樹立良好教師形象;學習與體驗相結合,剖析思想,撰寫體會,確立正確價值觀念。這些學習都堅持制度,規范管理,有計劃、有安排、有主題、有記錄、有小結。
學習中大家自覺做到十個堅持:一是堅持結合教育理論與教育改革方向的學習;二是堅持教育教學實際案例的學習;三是堅持結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學習;四是堅持結合大家關注的工作熱點話題學習;五是堅持結合社會現實問題的學習;六是堅持同事之間相互交流的學習;七是堅持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學習;八是堅持滿足于學生家長、學校的需服務性的學習;九是堅持結合校本特色與自我辦學理念的學習;十是堅持中國傳承文化精髓的學習(提升文化品位)。
教職工通過全員學習、全程學習,使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不斷提升道德理想、提高道德規范。全校教職工深入細致地學習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化“七不規范”,落實“七建”目標;深入細致地學習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引導黨員和全體教師“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使理論學習不斷深入;學習《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中共中央關于保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與《21世紀教育振興綱要》等綱領性文件,規范辦學行為,純潔校園天空;學習師德師風啟示錄、查文紅和楊懷遠的事跡、古今中外的優秀教師、航天員的事跡,幫助教師自覺塑造良好道德情操,形成良好道德風尚;結合學校的創建工作,工會不失時機的組織教師參觀浦東國際機場洋山深水港建設展覽館等,讓教師切身感受富有時代和大上海特征的“創新精神”。學校形成了積極向上的集體輿論,使教師主動成為敬業愛生、健康文明的典范。
②讀書→內容廣泛化、行動自覺化
確立了創建目標,全校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我們對每一個教職員工提出了“五個一”的要求,即一書、一卡、一筆記、、一論壇、一信息庫。打開教師校園網上的個人文件夾,翻開教師的每一張即時記錄卡,一篇篇頗具水準的隨筆和資料摘錄成為了學校和教師共同的財富。學校同時又提出了爭做先進教師的“每天八個一點”要求,即學習一點,設計一點,研究一點,記錄一點,體會一點,總結一點,改變一點,提高一點。教職工把讀書當作是一種樂趣,每天讀書讀報至少一小時,當作自己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逐漸樹立起工作即學習,學習即工作的理念。為了鼓勵教師的讀書積極性,學校每年的教師節都會舉行學校為教師的贈書活動,一本本書中夾上一句句充滿激勵的話語,更是把讀書活動引向深入。
“腹有詩書氣自華”,平時除了讀《教育學》、《心理學》、《小學語文教師》、《小學數學教師》、《中國教育報》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書記、報刊外,寒暑假,學校開列出“讀書清單”讓教師在假期中自學,清單中有《靜悄悄的革命》《給教師的一百個建議》、《古文觀止》、《紅樓夢》、《唐詩三百首》等,要求每人寫讀書筆記、論文,正是由于讀書的積奠,教師的視野寬廣了,教師的專業得到了發展。教師將平時的積累和感想投向了諸多的專業雜志,高水準的見解得到了肯定,近兩年教職工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章九十余篇。為此學校被中國教育報評為全國先進讀書單位。
③信息→渠道多元化、儲量最大化
不定期地發布政策與信息,在年級組中傳閱,幫助教職工了解政策、法規、社會新風尚等。
學
[感謝閱讀這篇文章,本文來自[中國文秘資源網].zgdoc收集與整理,感謝原作者]國文秘資源網 - 您身邊免費貼心的文秘專家 - 歡迎訪問WwW.ZgDoC校通過每周一次的專項學習,幫助教師廣泛學習文化知識、教育理論、科技信息,博采眾長,自我修煉、自我提高、自我發展,從而更新了全員觀念,改善了全員心智模式,凈化了全員精神世界,提升了全員文化品位,每一位教職工真正樹立了品牌意識。每天的讀書讀報不僅開闊了教職工的知識面,更是在理論上武裝了自己,著作《課堂教學行動策略》的出版很好地證明了明珠教師的素養。
不定期請一些專家、教授講課,如夏惠賢博士詼諧的英國之見聞,精辟地道出了中英兩國教育之不同,趙連根處長對教師怎樣寫教學案例作了培訓,社工委倪菊娣老師給大家做了《行為世范》的事的報告,使所有教職工受益匪淺。
英語教師沈燕等到澳大利亞參加培訓,感觸非常深,回來后給教職工作了講座,使大家不出國也了解了澳大利亞,對他們的教育、教學有了深一層次的認識。
學校計算機都聯入了互聯網,教師通過網絡可以查閱大量的資料,可以和知名教師和大學教授探討自己在教學和科研中遇到的問題,以達到提高學校教師整體水平的目的。
第二,以創建為契機,發展品牌學校的內涵。
①管理→科學化
學校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規范的學校管理機制,使精神文明建設蘊含在學校整體工作之中,并且有持久性和實效性。本學期,我校出臺了教育教學管理的相關制度,讓管理人員、教師、教輔人員都行有規范、教有規則、事有規矩,實現了從關注結果到注重過程記錄、積累、評價的質的轉變,實現了理念向可操作性的條例轉化,實現了教職工工作軌跡的科學量化,實現了對教師職業行為的細化和教育行為的優化。
珉主管理規范工程也是學校科學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在實施規范化的過程中,做到三公開:(校務公開內容),學校被評為校務公開先進單位,珉主管理的規范工程促使每向學校的每項舉措深入人心、有效落實。
②隊伍→高層化
學校充分發揮與安陽師院的良好合作資源優勢,幫助教師以學歷進修為主,積極完成十五師訓工作任務,提早完成教師學歷達標規劃目標,現有在崗教師80%專科以上學歷(含在讀)。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我們對教師加強信息技術能力培養,舉辦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的專題培訓,向安陽教師進修學校爭取,讓我校教師參加他們的多媒體制作的培訓,90%以上的教師拿到了多媒體制作員職業資格證書。教師建立了廣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改善課堂教學手段的觀念,100%的教師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學會設計制作課件,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教師課例設計累計數千課時。
名師與骨干教師的培養是我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學校把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視為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本。為使學校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學校聘請了部分離退休教師,對我校的教育、教學作具體的指導。每周聽課、指導,使青年教師受益匪淺,逐步形成骨干教師隊伍。目前我校共有學科帶頭人和區、市骨干教師20余名。開展了名師導教活動,旨在通過這項活動,合理地利用校內外名師資源,培養一批新一輪的骨干教師,使師資隊伍呈現合理的梯狀結構。
③課程→現代化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和使用,不僅給學生開辟了求知的“新窗口”,而且給教師開啟了教學的“新天地”,成為學校追求高品質教育的一個載體。目前,學校又根據“八榮八恥”編寫兩本有關學生禮儀教育方面的校本課程。這些校本課程與學生生活貼近,與社會發展進步相匹配,彌補了學生知識面的空白和道德面的盲點。
基于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要求的滿足,基于學生潛質特點的發揮,,基于學生智力類型、學習方式、學習品質特點的開發,基于學生對科技探索和創新心理的需求,基于學生知識拓展延伸的需求,我校擴大了校本課程教育內容的范圍,開設了一系列興趣活動:舞蹈、田徑、足球、計算機、合唱、奧林匹克數學、英語、朗誦、美術、書法等,切實提高學生能力。
④環境→人性化
努力豐富德育手段,探索環境育人的新途徑。學校努力拓展校園文化內涵,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在小而精致上著手,力爭讓一棵樹,一堵墻都變成育人載體——漫步東南營小學最顯眼的莫過于“讓讀書成為樂趣,讓學習伴隨成長”的校銘;教學樓內,大量格言警句、名人畫像、學生的書畫作品,以及別致的文化櫥窗、每個班級的壁報……已不再是靜止的話語,而是生動的教材,無言的教師,營造出了濃厚的育人氛圍。
現在校園里布局典雅,綠意盎然的草坪間點綴著不銹鋼警示牌,無不映射人與自然的和諧,啟迪學生心靈,富有意蘊。
通過多媒體網絡、校園廣播室、宣傳欄等學習和宣傳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文化韻味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第三,以創建為載體,努力營造教職工的身心健康。
① 文 體 活 動→經常化
校園永遠需要活力,老師需要放松。學校工會每年都要組織一系列群眾性文體活動,
今年校工會每季度組織一次活動,有拔河、傳球、障礙賽跑、羽毛球比賽等,這些活動既鍛煉了身體,促進了交流,又錘煉了集體凝聚力、戰斗力。大力開展師德建設等有關的“演講比賽”、“征文大賽”等,七月,我校教師合唱團代表我區參加市里三場演出,均獲得了極好的評價。
②談心交流活動→動態化
學校經常舉行大型的茶話會,如去年春節在南院大會議室舉行"我是教師我快樂"主題交流活動等,我校領導層力求通過調查、交流、談心等方式,準確而細致地掌握教師在氣質、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個別差異,把握教師在德、才、學、識等方面的閃光點、興奮點,同時又注意到個人成長中的薄弱點,以動態的考察,加強對教師個體和群體的認識。 ③心理咨詢活動→定期化
對教師心理疏導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教師自我心理調適,緩解了各種心理壓力。結合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對教職工進行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引導教師關注自我、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發展健全人格。
學校還堅持以培養教師健康心理為出發點,圍繞“教師成才應具備的健康心理”和“教師成才的心理障礙”兩大專題,面向全體教師進行自主、自信、自尊的心理疏導和教育,指導教師成功地開發心理潛能,培養成功的意識和情感,樹立自信、自重、自尊的職業理念,并內化為自主心理,再由自主心理外化為自我調適能力,情感上更加樂于奉獻、勇于創新。
學校還針對個別青年教師的焦慮、急躁和煩惱,引導教師采用“理智調適法”、“期望放松法”和“松馳訓練法”等多種心理調節方法,緩解心中的困惑和焦慮,保持心理平衡。
④送溫暖活動→系列化
深入持久地開展以“了解人,關心人,凝聚人”為主要內容的凝聚力工程建設。學校是育人場所,如何將人心凝聚到學校目標和任務上來,凝聚到學校的文明創建工作中來,年終歲末,學校領導一起拜訪一些老教師、骨干教師,了解大家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況。工會開展了獻愛心、送溫暖、辦實事活動,
[感謝閱讀這篇文章,本文來自[中國文秘資源網].zgdoc收集與整理,感謝原作者]國文秘資源網 - 您身邊免費貼心的文秘專家 - 歡迎訪問WwW.ZgDoC平時工會干部勤走訪,經常訪貧問苦,教師的愛心基金會為生病、家中有特殊困難、獻血的教師及時送上一定的費用,代表廣大教師的關切之心;每年冬夏兩季,給退休人員送上溫暖,送上清涼……第四,以創建為動力,打造具有時代特點的自愿者隊伍。
① 黨員活動有特色
黨員教師每人與在學習生活上有困難的本校一位學生結對,在思想上開導,經常談心;在學習上幫助,經常義務補課;在生活上關心,有的送學習用品,有的送衣物,使他們感受到明珠的溫暖。全體黨員還自發建立幫困基金,幫助一些家庭經濟條件有困難的學生。黨支部還與東南營社區結對,送去慰問金,幫助社區中困難居民。在黨員教師的帶領下,也吸引了大批的青年入黨積極分子加入志愿者隊伍。
②教職工志愿者活動
黨員的行動感染了其它教師,團員教師中掀起了“營造陽光”計劃,展開與學生“一幫一”活動,其它教師也積極響應,義務補課蔚然成風。學生患重病、家庭有困難,志愿者們紛紛慷慨解囊。
③ 學生志愿者活動
學生志愿者活動也進行得有聲有色。學校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成立以小隊為主的小小志愿者,結合“感恩教育”、“責任意識”、“愛心奉獻”等教育活動,通過和東大街道辦事處聯系,我校一些班級和周邊困難家庭結對,讓學生走進社會,融入社會,盡自己所能,在社區發揮自己的作用。寓教于樂,滿足學生興趣愛好,使學生在自覺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中得到升華。平時,楊曉慧、邢艷、史麗英等老師帶著學生,積極配合社區街道、居委會,開展具體活動多次,內容豐富多彩,生動活潑,饒有趣味,為居民所喜聞樂見;還經常到敬老院探望老人,和老人談心。
第五、以育人為主陣地,以教育創新為突破口,形成創建特色
學校在創建工作中,將學校的育人陣地從學校走向家庭,從校園延伸至社會。學校通過創辦家長學校、網絡“家、校、橋”將學校的教育功能向家庭輻射,家長學校被評為先進。另外,學校依托自身優勢,組織高年級學生到安陽市監獄進行法制教育,使在校少年和服刑少年都得到教育。此舉得到市監獄局領導的多次肯定和感謝。
創建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也是社會主義特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創造沒有模式也沒有固定的公式,創建工作只能在學校發展過程中去發現,去尋找新的突破點,才能形成具有文峰特征、學校特點的創建目標。
我們堅信,不斷地在創建過程中加以反思,不斷地虛心學習他人創建的好做法,不斷的學習新創建標準,有學校多年的創建基礎,學校明天的創建工作一定會更好。
[感謝閱讀這篇文章,本文來自[中國文秘資源網].zgdoc收集與整理,感謝原作者]國文秘資源網 - 您身邊免費貼心的文秘專家 - 歡迎訪問WwW.ZgDoC申報材料范文:小學關于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申報材料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市直衛生系統優秀婦女干部申報材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關于景區創建旅游品研發基地申請報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