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二代來啦丨廣東創二代“取經”滬上:從創富到守富傳富答題思路需要變化
分類: 最新資訊
范文詞典
編輯 : 范文大全
發布 : 11-19
閱讀 :251
深秋時節,黃浦江畔,來自百步青年實驗室的近30名優秀企業創二代、青年創業者們前往上海,與大咖助夢人一起圍繞民營企業代際傳承、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實地走訪、交流、學習。在為期三天的研學活動中,粵滬兩地商界精英共同探討民營企業的“發展經”“接班經”,進一步加深兩地企業家的溝通交流、互學互鑒、深化合作、攜手發展。守富要做好風險管理 避免邊際風險增大基業長青是每個家族企業家的理想,實現從創富到守富、傳富的平穩過渡,不僅是家族企業的必修課題,更是財富管理行業持續探尋的目標。此次上海之行,民營企業的守富傳富之道成為廣東青年企業家關注的重點。“財富傳承的本質就是如何適應周期變化、風險起伏。守富的問題,是風險管理的一個轉化。”諾亞控股副CSO陳鋼認為,當前中國創一代企業家和高凈值家庭遇到一個新的課題,即從把握機會到風險管理,從創造財富到保有及傳承財富,答題思路就可能要從順周期思維,切換成跨周期思維。簡單來說,創富需要追求邊際收益大,而守富則是避免邊際風險大,做好風險管理。當然守富不等于簡單的保守、保本,仍然可以二次、三次創業,只是不要“梭哈”,要“豐儉由人”。當然,民營企業代際傳承,遠不只是財富“交接”那么簡單。“我認為,企業家精神的傳承和創造財富的能力的傳承,比財富傳承本身更重要。”百步青年總教練、上善至道管理咨詢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宋波表示,財富本身一定是在創造中傳承,外部環境的變化或傳承者本人的財富觀,都可能會造成財富在傳承過程中“縮水”。宋波認為,對于創二代而言,創一代的精神和能力的傳承是關鍵。創二代們可以在更好的起點上,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和資源的基礎上,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這無論對于創一代、創二代,還是全社會而言,都至關重要。“對于創二代來說,成功接班我認為有兩個重要條件。一是要發自內心熱愛這份事業,雖然這個事業不是他創立的,但他很熱愛,這是成功的先決條件;第二個是要融入公司的環境和文化中,在公司的企業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切入點。”宋波表示。接班不能操之過急 “該吃的苦都要吃”在民營企業“交接班”的過程中,創一代與創二代在企業管理經驗上的差距、管理理念上的碰撞、管理能力的不同,都會給民企傳承帶來挑戰。圍繞企業管理這一主題,廣東青年企業家們來到上海特斯拉、知室實驗室交流學習。在知室實驗室,青年企業家們不僅收獲組織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和知識,還參觀了知室實驗室數字化轉型的多個成果。“我們看到知室有很多數字化的改造,包括進入大樓教室可人臉識別等,將數字化運用于企業日常管理運營中,這種知行合一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廣東一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昌泳表示。“在企業管理方面,很多青年企業家、創二代都是‘新手’,他們既不是學管理的,也沒有特別多的管理經驗,這就要求他們在‘干中學’‘學中悟’,不斷在實踐中感悟管理的真諦。”百步青年領航人、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EDP中心創始人許曉霞勉勵道。“一二代企業家生存環境的巨大差距,讓彼此很難有共同的認知,更難有共同的語境,即便在生活中達成共識也比較難,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就更難了。找不到共同語境和共同工作方法,是民營企業傳承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和挑戰。”知室實驗室分析道。創二代們如何增強企業管理能力?創一代們如何幫助二代接過管理“接力棒”?“好的方法就是要有更多的、高品質的‘在一起’的時間保證,共同面對問題、認知升級、并肩作戰會促進彼此理解很多。”知室實驗室建議,企業一代和二代之間要建立全景接班計劃,首先要調整彼此心態,兩代人之間要能“彼此期待、相互欣賞”,建立基于血緣并超越血緣的人文與理性溝通機制,再系統深入地建立企業經營管理共識,逐步打造出新一代的企業領袖和新一代的組織能力。民企代際傳承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課題,“青年企業家接班后不能‘蒙頭干’,要耐下心、花時間把缺的課補上。”宋波表示,如果一個創二代管理研發板塊,對核心技術不了解;如果一個青年企業家負責經營,對成本、費用、稅收、盈利這些財務管理知識不具備,怎么能把企業經營好呢?因此,接班不能操之過急,需要先打好基礎。“創二代進入企業需要時間沉淀,不能第一天進入企業,第二天就接班,要給自己一個成長周期。比如,在基層有一定時間的歷練,在不同崗位去磨煉,該吃的苦都要吃,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企業管理者所需的綜合能力。”宋波表示。創二代跨界突破 要擁抱新科技基于自適應機器人的柔性打磨拋光解決方案,機械臂變身柔性打磨的“老師傅”;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零碳氫能發電技術和產品,為我國碳中和發展探索—條重要技術路徑……在上海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東青年企業家走進智能制造、新能源與新材料等領域的高科技企業,開拓產業和科技視野,拓寬交流與合作渠道。“年輕人接班,需要有更廣闊的思維和視野。與不同的行業企業交流,創二代在研究它們的成長路徑時,可以對比自身企業的不足,取長補短。而看到一些先進技術,也可以開拓企業家視野,促進自身企業的創新發展。”宋波表示。成長在與父輩完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創二代有著全然不同的知識背景和思維模式,他們或繼承創新,或另辟蹊徑,在接班過程中往往需要尋找新突破,跨界新賽道。對此,許曉霞給出兩個建議:“我覺得年輕一代企業家在做資產配置時,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資產布局創新的新產業和新技術,尤其是國家大力支持和鼓勵的科技創新方向,青年企業家一定要關注和擁抱代表未來的新科技。其次,青年企業家在投資和跨界時,盡量選擇自己相對熟悉的領域去深耕。比如,選擇和家族企業產業鏈相關的,或是和個人學習背景相關的領域,這樣在資源的聯動上效果更好。”“傳承的問題確實是企業非常重要的持續發展問題,屬于重中之重的,需要盡早規劃,這樣會給二代人更多的價值共生時間和空間。”知室實驗室在活動后總結道,企業的傳承模式,從內涵到外延都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是必須的,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走一條自己的路、創新也是必須的。文 | 記者 莫謹榕圖 | 受訪者提供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責編 | 黃穎琳校對 | 劉博宇編輯:黃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