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環球資訊:法國最年輕總理上任,王毅談2023年中國外交六大亮點
分類: 最新資訊
范文詞典
編輯 : 范文大全
發布 : 01-12
閱讀 :283
第一百六十八期Vol.168內容提要1.U.S.News的2024全球排名,宣布取消后又悄悄更新前十;2.2024年CS Rankings排名發布;3.牛津大學放榜167枚錄取,申請人數下降但競爭難度不減;4.花旗官宣: 2024成立新部門及全面擴招;5.34歲,法國最年輕總理上任;6.王毅談2023年中國外交六大亮點;更多精彩內容,請閱讀下文。留學前線#1U.S.News的2024全球排名,宣布取消后又悄悄更新前十U.S.News“又整活了”——先是年初在官網上表示,不會發布2024全球大學排名,甚至還cue了其他機構,表示大家想要了解全球大學排名,可以去查看QS/THE;但在引起一陣爭議后,又毫不聲張地在網站偷偷更新了《2023-2024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的榜單前十(并不能看到完整榜單)。如果以這個排名前十來看的話,普林斯頓(#16→#7)、UCLA(#14→#8)和芝加哥大學(#22→#10)將成為最大贏家。具體的詳細前十排名與專題解析,可點擊下圖跳轉圖文查看。#22024年CS Rankings排名發布備受關注的全球計算機科學機構排名CS Rankings已經完成了對2024年的排名更新——在計算機全領域綜合排名中,卡內基梅隆大學再次以絕對實力連續12年捧走第1的寶座,清華大學依舊名列第2;上海交通大學前進一位,來到了第3名;北京大學、UIUC并列第4。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高校的表現十分搶眼。Top 10里有8所都是中國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更是包攬了前三。在系統領域,UIUC、普渡大學和卡內基梅隆三所學校領先美國其他高校。在理論研究領域,卡內基梅隆大學再次奪得第1;不過去年的第2名MIT今年卻掉到了第9名。在跨學科領域中,美國高校則表現突出,有14所院校進入了Top 20。具體的完整排名與專題解析,可點擊下圖跳轉圖文查看。#3牛津大學放榜167枚錄取,申請人數下降但競爭難度不減中國是牛津的第一大海外來源地,每年大陸申請人數2000人左右,平均最終入學165人,幾乎與美國八所藤校在國內錄取人數持平。牛津是分控,最看重成績,但與刻板印象「洋高考」不同,學術綜合能力越來越重要,也就是超綱Super-Curricular。不管讀國際高中、培訓機構或自學都能申請牛津,還出現不少全日制機構,在國際教育瘋狂追捧狀元化的風潮下,目標就是提分的機構越發成為剛需。具體的專題文章解析可點擊下圖,跳轉圖文查看。#4啟德教育發布《中國留學市場2023年盤點與2024年展望》2024年1月7日,啟德教育發布《中國留學市場2023年盤點與2024年展望》,以啟德教育自有客戶服務數據為基礎,綜合整理美、英、澳、加、亞洲、歐洲等中國學生主要留學目的地的各類官方數據,梳理出2023年中國留學市場概貌、以及各主流留學目的地發生的可能對中國留學生產生影響的大事件,并對2024年中國留學市場的發展變化進行了展望與預測。報告主要指出以下幾點:中國穩居第一大留學生生源國,亞洲留學持續升溫;理工科為美加日德留學熱門,英國澳洲法國商科留學居首位;托福雅思GRE成績均有所提升,托福GRE改革后容錯率降低;留學需求在低齡、高齡兩端的增長較為明顯。#5花旗官宣: 2024成立新部門及全面擴招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道,花旗集團計劃于今年年底在中國成立全資投資銀行部門,并招聘約30名員工。據報,該部門將側重內地資本市場,未來幾年將通過當地招聘、以及從香港等其他市場調入的方式,把員工人數增加兩倍,達到近100人。花旗亞太區首席執行官Peter Babej表示,商業銀行業務是“花旗亞太區戰略核心”,同時也會不斷擴大該業務下的招聘計劃。#655.7%的應屆畢業生需要花費3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到工作美通社消息,Robert Walters華德士為了解應屆生們的真實求職現狀,加深雇主與求職者之間的認識,于近期展開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應屆畢業生(55.7%)表示,他們在完成學業后需要花費3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到工作。其中有22.9%的應屆生至今仍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對7成以上(75.4%)的受訪應屆生來說,目前的薪酬水平低于預期。70%的應屆生目前的工作與他們的學位有一定相關性,且77%的應屆生認為,他們的學位在市場上是有價值的。但受訪的絕大部分人(85.2%)表示,他們的學歷僅為他們在當前就業市場中取得成功提供了有限的技能支持。22.9%的人認為工作經驗會更有用。對于受訪對象來說,畢業后找工作時他們最看重的首先是職業發展(55.7%),其次是薪水(24.6%)和工作穩定性(19.7%)。#7英國遭受多股風暴侵襲 中使館提醒加強防范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期,英國遭受多股風暴侵襲,英氣象局已就此發布多個風險預警和嚴重洪水警報。颶風等惡劣天氣導致英國多地交通中斷和房屋受損,部分民眾人身及財產受到損失。中國駐英國使領館提醒在英中國公民密切關注近期英國天氣變化,合理規劃出行,做好應對預案,避免因交通問題影響個人安排。切實加強外出安全防范,遇颶風、暴雨等天氣應遠離樹下、電線桿、水畔等區域,謹慎駕駛車輛。如遇危險情況應及時報警,緊急情況下可聯系中國駐英國使領館尋求協助。英國報警、急救電話:999(非緊急情況報警撥打101)外交部全球領保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86-10-12308或+86-10-65612308中國駐英國大使館:+44-7810792326國際快訊#8民調顯示韓國總統尹錫悅施政好評率降至35.7%據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8日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韓國總統尹錫悅的施政好評率為35.7%,比此前一周下降1.5%;差評率上升1.2%,達到60.8%。這是Realmeter在本月2日至5日面向韓國2016名18歲以上成年人展開調查而得出的結果。此外,根據Realmeter在本月4日至5日面向1003名18歲以上成年人實施的政黨支持率調查顯示,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支持率下降1.5%,降至36.6%;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支持率上升0.9%,達到44.5%。#9因版權問題 微軟和OpenAI再遭起訴近來,美國微軟公司和美國人工智能公司“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屢因版權問題被告上法庭。日前,美國知名作家尼古拉斯·巴斯貝恩和尼古拉斯·蓋奇向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提起集體訴訟,指控兩家公司侵犯了他們以及其他作家的版權。這兩名作家在訴訟中稱,微軟和OpenAI使用他們書中的信息來訓練包括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內的人工智能產品,這兩家公司的行為構成“對版權作品的惡意大規模竊取”。訴訟稱,微軟和OpenAI既沒有獲得許可,也沒有給予賠償,“竊取”作家們的作品,用于建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商業,這是令人無法容忍的。兩位作家要求微軟和OpenAI賠償損失。#1034歲,法國最年輕總理上任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9日任命國民教育和青年部長加布里埃爾·阿塔爾為新一任總理。阿塔爾現年34歲,他將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最年輕的總理。加布里埃爾·阿塔爾出生于1989年3月,歷任法國教育部長屬下普遍公民役國務秘書、法國青年事務國務秘書、主管公共賬務的部長級代表等職。他于2020年至2022年還曾任政府發言人。2023年7月,阿塔爾出任法國國民教育和青年部長。最近一項民調顯示,阿塔爾是博爾內所領導內閣中最受歡迎的部長。法新社評論,阿塔爾相對缺乏從政經驗,不過以自信、堅定、果斷著稱。路透社稱阿塔爾是“馬克龍支持者中的后起之秀”。據美聯社報道,馬克龍和阿塔爾接下來將共同制定新內閣名單,重要的幾個部長職位預計不會變動。#11美國新澤西州前州長克里斯蒂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當地時間1月10日,美國共和黨人、新澤西州前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據悉,克里斯蒂宣布退出大選是因為在民意調查中難以看到任何進展。根據目前的民調結果,共和黨內的總統候選人依然是特朗普遙遙領先,南卡羅來納州州長妮基·黑利和佛羅里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在角逐第二名候選人的位置。#12國際勞工組織:2024年全球失業率將上升國際勞工組織10日發布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失業率將從2023年的5.1%小幅上升至5.2%,失業人數將從1.89億左右增至約1.91億,主要原因是發達經濟體失業規模擴大。這份題為《世界就業和社會展望:2024年趨勢》的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勞動力市場意外展現出韌性,失業率和就業缺口均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以下,勞動參與率從疫情期間的低點顯著回升。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洪博表示,盡管一些數據令人鼓舞,但更深入的分析表明,勞動力市場的不平衡正在加劇。報告指出,全球勞動生產率增長在短暫加速后很快放緩。在此背景下,實際可支配收入和實際工資很容易受到物價波動的影響。由于工資漲幅不及通脹率,大多數二十國集團國家的實際工資水平有所下降。#13美國專家:促進人文交流對中美關系至關重要美國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丹尼斯·西蒙近日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指出,人文交流、特別是教育交流合作在中美關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西蒙說:“我希望,在2024年,隨著對話的繼續,我們將迎來更多進展,進一步促進兩國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他舉例稱,去年9月在美國舉辦的中美高等教育合作對話會非常成功。“我認為,我們可以繼續公開、坦率地進行這樣的對話。這讓我燃起了希望。”西蒙指出,新冠疫情發生前,美國約有37萬名中國留學生,如今這一數據已經降至28.9萬左右。“當然,在后疫情時代,我們看到了好轉的跡象。不過,目前尚不清楚是否能恢復如初。”西蒙認為:“中美能否相互理解取決于兩國之間的留學生,那些跨越太平洋的年輕人了解彼此的文化和國家,并學習對方的語言。”在他看來,若中美之間沒有這樣的交流,美國將受到更大影響。“我們將缺乏深入了解中國的專業人士,無論是在商界、政界還是學界,從長期來看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官方新聞#14王毅談2023年中國外交六大亮點2024年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2023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上表示,2023年是國際關系發生重大深遠演變的一年,是中國式現代化扎實推進的一年。這一年,也是中國外交的開拓之年、收獲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外交守正創新,砥礪奮進,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營造有利環境,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盤點下來,有六大亮點值得特別回顧。第一,元首外交精彩紛呈,鑄就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豐碑。第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扎實推進,為構建人類美好未來注入新動力。第三,“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第四,金磚機制實現歷史性擴員,凝聚了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新力量。第五,中國—中亞峰會成功舉辦,打造區域睦鄰友好合作新平臺。第六,促成沙特和伊朗歷史性和解,樹立了政治解決熱點問題新典范。王毅說,這六大亮點,留下了中國外交一個個精彩瞬間,譜寫了同世界合作共贏的嶄新篇章,體現了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彰顯出新時代中國日益提升的國際影響力、創新引領力、道義感召力。#15教育部:設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64個、實驗校192所教育部日前印發《關于推薦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校的通知》,明確在全國設立64個實驗區、192所實驗校,深入落實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全面推進教學方式變革,著力解決教學改革重點難點問題,探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實踐模式,總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在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中發揮先行先試、示范引領作用。#16王毅同加拿大外長喬利通電話 就改善和發展中加關系提出三點意見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加拿大外長喬利通電話。王毅表示,中加都是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兩國之間沒有歷史糾葛,也不存在現實利益沖突,擁有很多共同利益和互補優勢。當前中加關系的困難局面不是中方希望看到的,也不是中方造成的。中方對同加方保持接觸和對話持開放態度。王毅就改善和發展中加關系提出三點意見:一是正確認知。中加關系這幾年陷入低谷的根本原因是加方對華認知出現嚴重偏差。希望加方能客觀、理性、正確解讀中國的內外政策。中國既不輸出意識形態,也不挑戰國際秩序,一以貫之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同時,中方必須堅定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決不允許剝奪中國人民的正當發展權利。二是相互尊重。中加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這源于兩國各自的歷史文化、國情和人民的選擇。雙方應相互尊重、平等對話,本著負責任、建設性態度增信釋疑、加強溝通,不讓分歧主導雙邊關系。加方要切實將一個中國的承諾落到實處,維護好中加關系的政治基礎,不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三是合作共贏。中國將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式現代化必將為包括加拿大在內的世界各國帶來重要發展機遇。作為自由貿易的推動者、受益者,中加雙方應共同抵制經濟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為企業發展營造公平、公正、非歧視環境。喬利表示,健康穩定的加中關系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盡管兩國關系面臨困難,但加方愿以更開放、更務實、更有建設性的態度推動雙邊關系重回正軌,愿與中方加強溝通對話,促進人員往來,深化經貿合作,在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密切協調合作。#17王毅出席2023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并發表演講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出席2023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并發表演講。王毅表示,2023年是中國外交的開拓之年、收獲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外交守正創新,砥礪奮進,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營造有利環境,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王毅回顧了2023年中國外交的六大亮點:元首外交精彩紛呈,鑄就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豐碑;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扎實推進,為構建人類美好未來注入新動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金磚機制實現歷史性擴員,凝聚了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新力量;中國—中亞峰會成功舉辦,打造區域睦鄰友好合作新平臺;促成沙特和伊朗歷史性和解,樹立了政治解決熱點問題新典范。王毅表示,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對今后一個時期的對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24年,我們將緊緊圍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守正創新,胸懷大局,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始終堅持自信自立、開放包容、公道正義、合作共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同各國一道,推動世界走向更加美好、光明的未來。來源:歐洲時報、環球網、央視網、美通社等編輯:李嘉祺統籌:劉潔終審:姜乃強入駐光明網、、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后臺私信聯系留學君聯系電話:010-6707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