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剛去世,傳記出六本:人工智能正被用于假書生產|文化周報
分類: 最新資訊
范文詞典
編輯 : 范文大全
發布 : 02-26
閱讀 :283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李彥慧 記者 黃月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每個周六,“文化周報”向你匯總呈現最近一周國外文藝圈、出版界、書店業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們關注出版商選用人工智能繪制書封引爭議、名人過世后立即出版的大量傳記疑似出自人工智能、巴以沖突導致加沙地帶圖書館等文化建筑被毀、浪漫愛情小說在Booktok上受追捧引發家長擔憂等內容。01 人工智能繪制書封、撰寫傳記,引發行業討論人工智能與圖書行業之間的關系一直備受關注,界面文化文化周報欄目此前曾報道過作家們指控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ChatGPT的研發公司OpenAI公司侵犯版權等內容。日前,美國出版商托爾出版公司(Tor Books)卷入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爭議中。該出版商于1月下旬出版了作品Gothikana,封面設計被認為采用了人工智能生成的元素,許多讀者對這一封面設計提出了質疑。本月初,Booktok博主emmaskies發布視頻指出兩張用于該書封面的圖片都在素材庫Adobe Stock網站上被標記為“由人工智能生成”。她在視頻中表示,人們不能允許任何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滲透到創意行業中,“因為它們不會僅僅停留在封面上。想象一下不久的將來:在出版行業,人工智能生成的圖片將取代封面設計師,人工智能語言模型將取代編輯。”該視頻目前已獲得了超過80萬次觀看,但對于視頻中兩張圖片是否真的由人工智能生成尚未得到證實。 Gothikana新書封面疑似由人工智能生成這并非托爾出版公司第一次因疑似在封面設計中采用人工智能生成的素材而受到批評。2022年,該公司公布了作家克里斯托弗·鮑里尼(Christopher Paolini)新作《不規則噪音》(Fractal Noise)的封面圖,因涉嫌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素材而受到批評。托爾出版公司也并非唯一一個因為在書籍封面上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圖片而受到關注的出版社。英國出版商布魯姆斯伯里(Bloomsbury) 出版的《地球與血液之家》(House of Earth and Blood)平裝本封面也曾引發過爭議,該封面圖片在Adobe網站上被標記為“由人工智能生成”。兩公司隨后都發布聲明表示,其內部設計團隊“并不知情”這些圖片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博主emmaskies的擔憂或許不是空穴來風。據《紐約時報》報道,知名人物過世不久后,他們的傳記便開始在互聯網上出售。這些傳記往往充斥著語法和事實錯誤,作者很有可能是人工智能。據悉,《紐約時報》前執行主編、作家約瑟夫·萊利維爾德(Joseph Lelyveld)上個月過世,其后幾天時間里,亞馬遜上至少出版了6本關于他的傳記,有部分甚至可以在他去世當天買到。但萊利維爾德的家屬表示,這些書描述的萊利維爾德都不是真實的,“他們只是利用你的悲傷賺錢。”以其中一本互聯網傳記《超越署名:揭開約瑟夫·萊利費爾德的內心:一個通過吸煙創造歷史的人》(Beyond the Byline: Unraveling the Heart of Joseph Lelyveld: The Man Who Smoked His Way Through History)為例,根據檢測人工智能生成文本的程序GPTZero的說法,本書有97%的可能性是由人工智能創作的。 《超越署名:揭開約瑟夫·萊利費爾德的內心:一個通過吸煙創造歷史的人》此外,《紐約時報》還指出,一位名為貝蒂·梅爾頓(Bettie Melton)的作家幾個月來持續在互聯網上出版最近過世的名人傳記,例如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音樂家邁爾斯·古德溫(Myles Goodwyn)等等。 GPTZero的創始人愛德華·田(Edward Tian)說,“從統計上看,這些書幾乎不可能是人類寫的。”這些傳記通常是通過亞馬遜旗下允許作者出版和銷售自己的電子書自助出版平臺KDP(Kindle Direct Program)發行的。亞馬遜發言人林賽·漢密爾頓(Lindsay Hamilton)表示,該公司允許人工智能生成的書籍在網上銷售,除非它們為讀者帶去了“糟糕的體驗”,GPTZero提到的幾本很可能由人工智能創作的傳記已被亞馬遜下架。2023年9月,在作家群體反對人工智能的聲浪之下,亞馬遜發布聲明稱,將限制每位作者每天能在KDP上出版作品的數量,每人每天只能在KDP上出版三本自己的新書,亞馬遜也要求作者和出版商告知其書籍的內容是否由人工智能生成。漢密爾頓說:“我們會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來評估亞馬遜網站上的商品內容,會下架、刪除違反要求的作品。”但亞馬遜也表示他們無法提供在網站上出版傳記的人的聯系信息,也很難確定到底是誰制作了這些書籍。02 巴以沖突導致加沙地帶圖書館等文化建筑被毀日前,歐洲-地中海人權監測組織(Euro-Med Human Rights Monitor)在社交平臺X上披露,以色列軍方燒毀了加沙地帶謝赫·拉德萬社區的Al-Kalima圖書館。Al-Kalima圖書館同時也是創建者阿特夫·杜拉(Atef al Durra)的家,杜拉是一名來自加沙地帶中部的難民,于2006年創建了Al-Kalima圖書館。現在,圖書館內只剩下倒塌的書架、散落的書頁和成堆的灰燼。 被毀的Al-Kalima圖書館(圖片來源:lithub)除了圖書館外,加沙地帶的出版社也遭到了戰火的打擊。據半島電視臺報道,以色列軍方于上周突襲了并摧毀了約旦河西岸的兩家出版社。巴勒斯坦圖書館員與檔案管理員(Librarians and Archivists with Palestine)組織月初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自去年10月7日巴以沖突發生以來,加沙地帶目前至少有14個圖書館遭到以色列軍方的嚴重破壞。被毀壞的圖書館包括:藏有數千份可追溯至150年前歷史文件的加沙中央檔案館(the Central Archives of Gaza)、藏有巴勒斯坦重要珍本的奧馬里大清真寺(Great Omari Mosque)、加沙大學圖書館等等。該組織表示,由于持續轟炸和通信中斷,他們難以完全掌握加沙地帶所有圖書館、檔案館的狀況,這份報告必然是不完整的。該組織譴責了以色列軍方對加沙地帶文化機構的破壞,認為這“損害了巴勒斯坦人民的集體認同,不可挽回地否認了他們的歷史,侵犯了他們的主權”。03 “少兒不宜”小說在Booktok大受追捧引發家長擔憂Booktok(TikTok上與書有關的內容都收集在這個標簽下)是時下推廣書籍的重要方式,近期奇幻小說作家莎拉·J·馬斯(Sarah J Maas)新作的暢銷也得到了Booktok的助力。然而,家長們卻開始擔心Booktok上的推薦書籍中含有不適宜孩子們閱讀的成人內容。目前,浪漫愛情類小說是Booktok上討論最多的書籍類型,例如愛麗絲·奧斯曼(Alice Oseman)針對青少年讀者的《心動》(Heartstopper)系列。阿里·黑茲爾伍德(Ali Hazelwood)的《愛情假設》(The Love Hypothesis)以及埃琳娜·阿馬斯(Elena Armas)《西班牙愛情騙局》(The Spanish Love Deception)等包含了成人題材的作品也在Tik Tok上受到廣泛歡迎。《衛報》的評論指出,這些書的封面上都繪有可愛的卡通圖畫,部分家長可能會誤認為是適宜青少年閱讀的小說,而不知道孩子們到底在閱讀什么。 《心動》第五部這部分圖書被稱為“新成人”(new adult)類型,主要面向18歲以上的青年讀者,往往包含露骨的色情內容等不適宜未成年讀者閱讀的內容。由于Booktok視頻一般會截取書中最生動的、最吸引人的場景進行推薦,部分未成年讀者也能夠接觸到這些露骨色情內容。“隨著‘新成人’或成人類書籍在社交媒體上營銷的成功,越來越多的年輕讀者接觸并喜歡上了這類書籍,”作家亞歷山德拉·克里斯托(Alexandra Christo)說。目前已有部分學校意識到,青少年正被這些含有成人內容的書籍所吸引。英國倫敦一所學校的校長已告知家長,敦促他們檢查孩子是否在閱讀適宜自己年齡的書籍。出版商和書籍銷售商則一直努力提醒人們哪些書籍中含有露骨的成人內容。美國零售商塔吉特(Target)在其商品中設置了 “家長信息”標簽,如果書中含有不適宜青少年閱讀的內容,標簽會予以家長明確的提醒。阿馬斯作品的英國出版商西蒙與舒斯特(Simon & Schuster)也表示,他們在書中加入了露骨內容的警告,并明確提示哪些書籍只適合成年人閱讀,“對我們來說,書籍能找到合適的讀者是很重要的。我們也意識到‘年齡’是合適的一部分。”但也有評論者認為,青少年對有關性的話題以及這類書籍感興趣是“完全正常和健康的”。在小說家、記者凱特·羅森菲爾德(Kat Rosenfield)看來,“問題不在于那些讀‘新成人’作品的孩子,而在于那些根本不讀書或者不會讀書的人。”Booktok上的一位博主佳思敏·曼(Jasmin Mann)也提到,她注意到要求提醒成人內容的青少年讀者“激增”,“我覺得相比要求推薦含有不適宜未成年閱讀內容的書籍,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更想閱讀那些適宜他們年齡閱讀的作品。”參考資料:https://lithub.com/israeli-forces-have-burned-down-the-library-of-al-kalima/https://lithub.com/israel-has-damaged-or-destroyed-at-least-13-libraries-in-gaza/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4/feb/17/tiktok-children-exposed-to-spicy-adult-fiction-booktok-influencershttps://www.nytimes.com/2024/02/18/books/ai-books-biographies.htmlhttps://www.publishersweekly.com/pw/by-topic/industry-news/publisher-news/article/94388-tor-books-imprint-bramble-criticized-for-use-of-ai-generated-art-in-gothikana-cover-desi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