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億賽道競賽:寬基ETF成大贏家,熱門主題反而頻發預警丨ETF深觀察
分類: 最新資訊
范文詞典
編輯 : 范文大全
發布 : 05-11
閱讀 :423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實習生羅媛文 深圳報道2024年,ETF規模繼續高歌猛進。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7日,市場上952只ETF的總規模達到2.5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4600多億元。其中,滬深300ETF、上證50ETF等寬基成為大贏家,規模增長占新增資金的六成以上,成為資金流入的主要方向。年初以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大漲超700億元,增幅超57%,易方達滬深300ETF規模也增長了463億元,此外,南方中證50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華夏上證50ETF等也成為資金流入的主力,規模增幅也超過了200億元。實際上,今年以來,無論是在發行數量、募集規模,還是在產品創新等方面,寬基ETF皆有突出表現,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寬基ETF相對更受險資等長期機構資金青睞,未來市場上寬基ETF仍將是ETF規模增長的主力軍。“從市場角度來看,國內市場核心指數滬深300的PE估值為11.8倍,相對海外主要經濟體市場而言,估值依然便宜。”易方達基金經理王建軍認為,當前A股市場較低的估值水平反映了對中國經濟轉型期的波動的擔心。從自下而上的角度看,市場上有較多高性價比標的。從中長期角度看,看好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當前A股市場具有非常高的投資價值。值得關注的是,在ETF總規模持續增長的市場里,一些去年發行的熱門ETF,正在淪為“迷你基”,發出清盤預警。“ETF領域競爭激烈,規模較小的ETF基金難以與同類基金競爭,清盤有利于行業生態。”有公募人士表示,傭金新規等明確不得通過交易傭金支付流動性服務,預計未來中小規模的ETF流動性更加受到影響,ETF市場向行業頭部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熱門ETF頻繁預警在被動產品受市場青睞的背景下,不少基金因規模觸及清盤紅線,發布清盤預警。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目前ETF市場中,有142只產品的規模低于5000萬元,占存量ETF的14.9%。今年以來,已有多只ETF產品發出清盤預警。業內人士表示,ETF產品的同質化趨勢導致產品競爭越激烈,兩極分化越嚴重,“迷你ETF很難吃到行業規模爆發的紅利”。盡管如此,一些熱門ETF雖然業績表現良好,卻依舊難逃規模“迷你”的清盤風險,包括廣發中證云計算與大數據ETF、華泰柏瑞中證有色金屬礦業ETF等。4月29日,華泰柏瑞基金發布公告,旗下華泰柏瑞中證有色金屬礦業ETF資產凈值已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于2023年11月30日成立,成立以來凈值增長達16.89%,今年的業績表現居同類產品前四分之一,雖然業績表現優秀,卻因規模“迷你”,連續多次發布清盤預警。“ETF的兩大難題一是規模過小且同質化嚴重,二是指數行情不佳無法體現ETF投資效應”。有公募人士認為,股票ETF規模兩極分化一定程度上是市場化競爭、投資者選擇的結果,先發產品形成了對資金的虹吸效應,更容易出現“強者恒強”的特征。對于上述難題,平安基金相關人士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因為市場需求是增長的,公募需要新發滿足新的市場需求,新發還可以豐富產品線,為公司ETF戰略完善拼圖。同時,新發工作投入與結果產出,相關性是相對確定的。此外,從行業的ETF發展來看,尚未找到一條通過持營手段能夠確定性做大某只ETF的方法,過去ETF產品長大的案例各有特性,并未有重復復制某項做法即可必然做大其他ETF的手段,所以說ETF持營有其不確定性,很多時候做了很多事,ETF規模未見增長;但ETF規模增長,又少不了需要做很多嘗試;因為投入與產出并沒有一一對應性,所以持營均在摸索中前行。寬基成大贏家近年來,寬基ETF成為資金加倉重點。華創證券研報指出,從凈申贖份額來看,2023年資金存在向頭部寬基指數集中的趨勢。2023年凈申贖份額前10名的產品中,寬基ETF占據7席。尤其是2023 年以來寬基產品的資金流入明顯提速。2024年一季度,在市場大幅震蕩的背景下,寬基ETF成為更具性價比的選擇。公募一季報披露顯示,寬基ETF最受資金青睞,多只滬深300ETF規模增長靠前。截至5月9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超2000億排行業第一,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排名緊隨其后,規模均超1000億元。寬基ETF的規模增長,背后的重要因素是中央匯金公司的大規模增持。一季報數據顯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持有比例超過20%的單一投資者中,出現一例機構投資者。該機構在一季度初持有62.47億份。而結合該ETF去年年報數據,中央匯金公司恰好持有62.47億份,排在前十大上市基金持有人之首。由此可推測,該機構或為中央匯金公司,一季度申購263.56億份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季末持有326.03億份。此外,中央匯金公司在一季度分別申購了超百億份的嘉實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和華夏上證50ETF。上兩周數據顯示,ETF資金仍然以流入為主,各類寬基ETF多有資金流入,資金流入滬深300ETF最多,跨境ETF中港股科技類ETF明顯有資金流出。華創證券復盤美國ETF大發展時期,發現主要有養老金入市、市場有效性增強、費率降低等因素催化,對于目前的國內市場,寬基ETF更受險資等長期機構資金青睞。與此同時,股市的寬基指數可以用于衡量市場整體走勢,從長期來看,其漲跌變化能夠較好地表征經濟發展狀況。其中,匯聚核心資產的中證A50指數、滬深300指數,以及成長風格突出的創業板指數和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等,都是可布局經濟長期發展機遇的代表性寬基指數。目前,市場上有創業板ETF(159915)、科創板50ETF(588080)等產品跟蹤上述指數。華夏基金認為,市場對寬基風險偏好提升,隨著中國經濟整體修復,表現超出市場預期的經濟數據和上市公司財報數據均給予資本市場有力支持。此外,北向資金流入助力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權益市場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