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策劃范文:鄉鎮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鄉鎮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鄉鎮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的正文:
鄉鎮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鎮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構建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的衛生服務體系,滿足居民基本醫療預防保健需求,更好地為全鎮廣大居民健康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結合我鎮村級衛生機構的實際現狀,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
精神為指導,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和省衛生廳《關于發展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有效緩解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逐步健全設備、運行規范、服務到位的縣、鎮、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為全鎮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
二、總體目標
在200*年底與任楊村部聯建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基礎上,200*年,新建和改建完成4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鎮共建成5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站達到設置合理,設施基本滿足需要,服務功能健全,人員素質較高,運行機制科學,監督管理規范,社區居民能在社區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目標。
三、主要任務
(一)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原則、資源配置和工作職責。
1、設置原則:
按照行政村或3000-5000人設置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原則。對此,我鎮將在任楊、古虹、走馬、沈楊、馬路等村域內設置建設五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
2、資源配置:
①土地: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建設選址由鎮政府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同確定,原則上設在覆蓋范圍的中心位置,所需建設用地原則上由所在村無償劃撥,同時做好證地的協調工作。
②房屋: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化建設所需房屋原則上由村委會提供,也可由學校閑置校舍或原村衛生所改擴建而來。
③人員:社區衛生服務站從業人員必須具備鄉村醫生執業資格、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嚴禁使用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從業人員由所在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調配。
④資金:采取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資、鄉村醫生個人借資、輻射村居幫扶投資、政府補助資金等多渠道籌資辦法,共同創建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
3、工作職責:
①綜合運用機構門診、健康咨詢、定期巡診、康復護理、家庭病床、雙向轉診等措施,為農民就近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診治;并及時轉診急危重病人。診療行為規范,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醫藥收費政策。
②組織開展健康體檢,建立和管理覆蓋范圍內和所有家庭的健康檔案,訪視重點對象,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
③按照規定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根據家庭成員的具體情況,通過上門服務等形式落實相應的工作任務。
④掌握覆蓋范圍內服務人口基本情況,及時督促服務對象按規范要求接受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計劃免疫、重點疾病社區管理等。
⑤及時收集、核實、報告覆蓋范圍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死亡、傳染病和外來人員等信息,并協助完成調查處理。
⑥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看病程序和補助辦法;定期公布覆蓋范圍內合作醫療住院及報銷情況。
⑦健康教育進村入戶,以講課、咨詢、發放健康處方等形式向服務對象提供面對面的服務。
(來源:文秘114 http://.wenmi114)⑧協助開展覆蓋范圍內食品衛生、公共衛生、職業衛生、學校衛生、托幼機構、飲水衛生檢查管理。
(二)加強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基礎設施和基本設備建設。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基本標準,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占地面積不少于150平方米,業務用房面積不少于80平方米,設全科診斷室、治療室、換藥室、觀察室、藥房、健康教育室(預防保健室)和計生指導室,七室分開;基本設備包括耳鼻鏡、紫外線燈、清創縫合包、組合治療盤,空調、身高體重器、電腦和打印機、電話、電視、vcd等(具體標準見附件2)。
(三)加強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社區服務站人員繼續教育。到200*年全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衛生人員全科醫學知識轉崗培訓率達80%,鼓勵已取得資格的衛技人員參加各級各類學歷教育,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站人員學歷層次。新進人員統一達到中專以上學歷,并取得相關執業資格。
(四)加強標準化 上一頁 [1] [2] 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功能建設。社區衛生服務站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指導下,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落實服務責任,在責任區域內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對不同人群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開展社區診斷并提出干預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
(五)加強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內部管理建設。社區衛生服務實施鎮村一體化管理,嚴
格按照縣衛生局制訂的一體化管理辦法執行。
四、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開展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創建工作是解決我鎮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有效途徑,是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橋梁和紐帶,鎮政府成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分解見附1)各村要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方針政策,將創建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干部年度目標考核,要結合本村實際,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層層明確責任,落實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創建任務。
(二)嚴格標準,規范建設。
各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對照《**鎮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標準》,認真細化,逐項落實,按序時進度做好創建工作。在創建過程中,對創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上報。鎮社區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將開展定期不定期督查,對創建工作不力,動作緩慢,措施不當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對創建過程中好的經驗、做法,在全鎮予以推廣。
(三)因地制宜,杜絕盲建。
根據轄區衛生資源的實際情況,制定建設計劃。盡量充分,合理利用原有衛生資源,切忌盲目新建,造成資源浪費。對社區衛生服務站租用房屋或用房尚未達到標準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新建、改擴建。目前初步決定在任楊村范圍內進行新建;古虹村、走馬村、馬路村范圍內進行改建;沈楊村范圍內根據實際再進行新建或改建的決定。
(四)規范管理,強化監督。
對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實行規范化管理,健全科學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管理制度、監督制度、評價體系,實行動態管理,對不能很好履行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職能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其執業許可。(**鎮社區衛生服務站鄉村醫生考核方案見附3)。
凡經評審合格的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均定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報銷定點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站提供的符合規定的醫療服務項目均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報銷范圍,明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診實行社區首診制,以積極引導參保人員到社區就醫,切實減輕農村居民盲目就醫而造成的經濟負擔。
活動策劃范文:鄉鎮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實施方案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