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單位總結范文:市政經濟發展建設年終總結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市政經濟發展建設年終總結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市政經濟發展建設年終總結的正文:
市政經濟發展建設年終總結范文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委的正確領導下。 市人民政府動員和組織全市各族人民,緊緊圍繞“三大要務”全面落實“五個加快推進”圓滿完成了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3.5億元,增長14.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5.2億元,增長29.1%財政總收入71.9億元,增長4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4.2億元,增長17.6%位內資185億元,增長22.5%位外資2.1億美元,增長4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419元,達到1047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577元,達到4039元。一年來,市里有關部門通過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
一、科技城建設取得新的突破
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市科技城建設的意見》和配套文件,賦予了科技城部分省級經濟管理權限,組建了科技城管委會,構建了全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明確了加快發展的工作思路、目標和舉措。國務院批準在綿設立規模達60億元的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政產學研結合不斷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不斷完善,申報國家級科技項目144項、省級項目92項;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戶;東材國家絕緣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29基地空氣動力學國家實驗室得到科技部批準。長虹103英寸等離子電視等一批創新成果填補國內空白,市被批準為新一輪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全年評定獎勵省、市科技進步項目36項;申報專利793項,增長18.9%。院地、軍地合作進一步加強,軍民結合取得新的成效,中物院自行設計建造的我國第一套電子束輻照煙氣脫硫脫硝工業化試驗裝置得到推廣應用。軍民結合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04億元,增長30.3%。西科大成為省政府和國防科工委共建重點學校,獲準建設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數字 ”建設深入推進,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科技城實現生產總值426.6億元,增長19.2%。
二、產業發展水平有新的提升
農業全面增長。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4.6億元,增長5%;糧食總產量227.3萬噸,增長8.1%,創2001年以來最好水平;畜牧業產值突破100億元大關,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3.1%。
工業提速增效。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突破口,推動 等創百億企業做大做強。九洲1000萬臺數字機頂盒和led一期工程竣工投產;長虹pdp、空調壓縮機和120萬臺冰箱,華瑞一期6萬輛汽車整車,攀長鋼50萬噸棒材和1萬噸鈦材等一大批重大工業項目加快建設。繼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啟動百億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共有7個園區()成為 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全市新增中小工業企業370戶,達到1980戶。實現民營工業增加值124.7億元,增長31.2%。切實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完成技改投資79.1億元,增長47.5%。15項省重點和72項市重點技改項目順利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凈增150戶,達到800戶。全市工業凈利潤達到22.7億元,增長292.7%。深入實施名牌戰略,新增“豐谷”、“興事發”兩個中國馳名商標。
服務業快速發展。整合旅游資源,組建了旅游集團。積極做好王朗·九寨溝國家公園申報工作,成功創建全國首家科技(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平武報恩寺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涪城區小橋村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機場開辟了新的旅游航線,客貨運量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80.9億元,增長27.5%;接待游客1338萬人次,增長28.9%。有效整合演出業、文化娛樂業等文化資源,加快文化產業集團組建步伐,文化產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實施《科技城商業網點規劃》,深入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工程”和“雙進工程”。大力創建金融生態環境模范城市,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轄區內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16.8億元,新增82.4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91.1億元,新增34億元;實現保費收入19.8億元,增長41.7%。積極推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實現房地產交易總額51億元。物流、通信、中介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餐飲、休閑、娛樂等產業日益活躍。全市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27.1億元,增長10.3%。
三、縣域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快
認真落實扶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各級財政投入8.9億元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嚴格兌現調整后的村(社區)干部務工報酬及辦公經費補助標準。發揮綿江、綿安產業帶的示范帶動作用,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新增新農村建設類別村60個。以產業化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積極培育專業種養業大戶和營銷大戶,全年新增農產品加工經營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41戶、市級農村專業合作組織30戶,“國豪牌”水稻種子成為中國名牌產品。出臺了《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鼓勵和支持縣市區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市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316.7億元,增長19.8%。實施“千萬農民工培訓工程”,勞務輸出達到122.6萬人次,勞務總收入突破60億元。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恢復改善灌面8.4萬畝,建成通鄉油路和水泥路316.4公里、通村公路1744.5公里、鄉鎮客運站點40個,農業機械總動力增加7%。各縣市區地區生產總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工業增加值增速均達到29%以上,財政總收入全部過億元。
四、經濟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
各項改革繼續深化。基本完成銀豐公司和駐蓉辦的改制工作,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拉法基并購雙馬。積極深化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 投控集團市場化運作能力不斷增強。農村綜合改革深入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正式啟動, 、 “擴權強縣”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開放合作不斷擴大。 出口加工區順利通過封關驗收。成功舉辦了科技城產業推進會、城市推介會等重大活動,簽約項目115個,簽約資金192.3億元。參加了赴東部四省市招商、第四屆泛珠三角經貿洽談會、西博會和 軍民結合產業發展推進會等活動。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長虹歐洲電器投入批量生產。與北京西城區、云南保山市、廣東惠州市等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切實增強海關、檢驗檢疫、外匯和口岸管理等部門的服務職能,大力扶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擴大中小企業自營出口規模,實現中小企業出口4.8億美元,增長41%。全市實現外貿出口7億美元,增長14%。
重點項目進展順利。認真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不斷優化投資結構。全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35.2億元,增長29.7%。其中,更新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分別占到投資總額的33.6%和39.7%。在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加快建設的同時,塘汛大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竣工;成綿高速公路改造、九環線響巖段改線、武都水庫、涪江中上游水能開發、燕兒河水庫、 師范學院新校區等工程加緊實施;綿遂高速公路通過國家發改委核準;成綿樂城際鐵路、成綿第二條高速公路、武引二期灌區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編制完成了《 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和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全面啟動了 會客廳建設。實施了城市道路、電力、通信、地下管網等一批市政惠民工程,清理續建了樊華大橋等一批“爛尾工程”。
五、和諧 建設扎實推進
惠民行動成效顯著。各級財政投入資金21.1億元,全面完成了“十大惠民行動”各項目標任務。建立了全省首家惠民幫扶中心,健全了各級惠民幫扶網絡。三年扶貧攻堅任務超額完成,4.9萬戶、15萬余人脫貧解困。城鎮新增就業和再就業3.9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5%。全市低收入困難群眾分別納入城鄉最低保障范圍,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城鎮養老保險覆蓋44.7萬人。新建、改擴建敬老院36所,農村“五保”對象全部納入供養范圍,集中供養率達到24%。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54.3萬名學生、城市低保家庭義務教育階段3849名學生學雜費,為8.9萬名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為6.8萬名貧困寄宿生和5.4萬名中等職業教育貧困生補助生活費,解決了1.9萬名進城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啟動7個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4個。42.2萬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6萬余名城鄉困難群眾得到醫療救助,11萬余名困難群眾參加新農合得到政府資助。完成821個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紅層找水打井1.8萬口,解決了12.2萬人飲水安全和5.9萬人飲水困難。解決農村特困無房戶住房2030戶。核減城市“雙困戶”住房租金1509戶、租金補貼1254戶。新建沼氣池3.5萬口。城鄉環境治理、金土地、林業“三大工程”等全面完成目標任務。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小學、初中凈入學率和鞏固率進一步提高,本科硬上線率和萬人比再奪全省第一,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不斷發展。公共衛生和重大疾病防治得()到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中醫藥發展邁出新步伐。啟動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基層文化建設扎實推進。成功舉辦全國女子排球聯賽和首屆 市民體育健身節,新增農民健身工程43個。切實加強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成功創建全省首批文明城市。不斷強化社區建設,完成了村(居)委換屆工作,村(居)務公開走在全省前列。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統計數據質量進一步提高。人事、編制、監察、審計、國安、保密、采購、外事、氣象、地震、人防、檔案、臺僑、老齡、地方志、民兵預備役、婦女兒童、民族宗教、新聞出版、愛國衛生等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社會保持安定和諧。各縣市區組建了信訪和群眾工作局,市、縣、鄉、村(社區)四級信訪和群眾工作網絡進一步健全,全市98%的信訪問題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國家、省級部門交辦案件結案率達100%。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形勢趨于好轉。食品藥品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啟動了社區矯正工作,“五五”普法全面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成效明顯,應急管理得到加強。認真落實移民后扶政策,移民生產生活穩定。 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榮獲全省一等獎,9個縣市區和高新區均被評為省級平安縣(市、區)。
回顧過去一年工作,市政府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緊緊依靠和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努力開創了工作新局面,積累了新的工作經驗。
一是堅持科學發展,切實加強統籌協調。著力推進市縣協調發展,設立丘區水利建設資金、山區產業發展基金,切實增強縣市區發展能力。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5‰以內。對84戶重點用能企業實行分級管理,狠抓企業節能行動試點工作,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7.25%。實施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方案和生態市建設規劃,全面完成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削減年度目標和省、市政府掛牌的6家污染企業限期治理任務。
二是堅持市委領導,切實提高執行能力。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工作報告制度,及時向市委報告市政府常務會議議定事項和市政府重要文件。政府堅持每季度和每月對重要事項作出安排,明確責任、加強督查、確保落實。
三是堅持依法行政,切實規范行政行為。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珉主監督,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滿意率達到100%。依法履行行政許可、行政復議、行政執法職責,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增強。縣市區全部建立政務服務中心,97%的行政許可事項納入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積極推行政務公開、社會公示、聽證、決策咨詢等制度,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更加規范。
四是堅持市場導向,切實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凡是能夠通過市場運作的,一律由市場運作。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規范出讓經營性用地,城市規劃區內同地段、同地塊均價創歷史新高。堅持在政府不負債的前提下,以市場化運作手段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五是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維護群眾利益。開通城市服務熱線,提高市長公開電話辦理實效,認真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困擾人民群眾的一批現實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積極應對物扴上漲,啟動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給予城市低保家庭臨時補貼,保證群眾生活未受到重大影響。
六、市政工作中的一些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前進的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發展水平總體還不高,經濟規模還不大,效益還不太好,結構還不盡合理;二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體制機制創新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三是市縣之間、縣市區之間發展還不平衡,統籌城鄉發展任務還很艱巨;四是影響社會穩定和諧的因素依然存在;五是在一些工作人員中還存在責任心不強、作風不實、辦事效率不高等現象,政府自身建設任務仍然很重。對此,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中%國文秘$資源網 - 您身邊免費@貼心&的文秘專家 - 歡迎訪問WwW.ZgDoC單位總結范文:市政經濟發展建設年終總結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2011年國土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校食品安檢工作總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