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教師心得體會范文:讀《做有智慧的教師》有感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讀《做有智慧的教師》有感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讀《做有智慧的教師》有感的正文:
讀《做有智慧的教師》有感
暑假讀了《做有智慧的教師》一書,頗有感觸。文章內容豐富,構思精巧。這本書給我們教師指明了一條成長之路,如何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這本書是從由廈門外國語學校的七位骨干教師組成的“葉曉龍博客”團隊,這個知名教育博客上收集的近百篇優秀博文編成的。這七位優秀教師在繁重瑣碎的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工作之余,把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念、方法,對教師人生、家庭、學習等諸方面的思考,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耐人尋味、啟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各自成長的心路歷程。這些小故事蘊涵著他們細膩的情感,凝聚著教育實踐的智慧,折射出他們積累的經驗。
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林友深老師的《改變一小點,前進一大步》講的是:教師對一位不愛交作業的學生的改變。這個改變說是一小點,其實也不小,就是:把把輔導做在前面,減少答題的難度。做到這一點,很不簡單!對于文中小盛這類的學生,這種做法是很有幫助的。為什么以前沒想到呢?這是因為教師往往會復制自己舊的工作模式和經驗,以慣性重得自我,以至于缺乏教育創新意識,根本意識不到面對新的學生新的特點。
所以要不斷嘗試新的教育方法,追求新的教育效果。改變一小點,體現大智慧!名師們深刻的教育思想、淵博與睿智的大家風范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啟發,滌蕩了我的心靈,引起我長久地思考。仔細回味每一個小故事,處處精彩,在充滿智慧的字里行間,點點滴滴無不引領著我們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記得這樣一句話:”知識,只能讓人看見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卻能讓人從一塊石頭里看到風景,從一粒沙子里發現靈魂。”教育,是與人打交道的一項職業,除了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智慧相伴。而教育智慧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加以體現,是教師對于教育工作規律性的把握、創造性的駕馭和深刻的洞悉、敏銳反應以及靈活機制應對的綜合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智慧的教師呢
智慧來自反思。反思是一種學習方法,反思是一種工作態度。對一件事情進行反思,反思是一個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不斷學習和思考,通過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教書育人的能力。
智慧來自多讀書。俗話說得好:“讀書萬遍其意自現。”與書為伴,營造自我書香世界。每天給自己安排一點讀書的時間,增加閱讀量,閱讀經典,與過去的教育家對話,是教師成長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師教育思想形成與發展的基礎。讀書會讓我們的教師更加善于思考,更加遠離浮躁,從而讓我們的教師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讓我們的教育更加美麗。
智慧來自于愛。得一位學者說“做教育愛是前提,愛是智慧,愛學生就是愛自己。”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他小的時候,曾將一把石子遞給雜貨鋪老板“買糖”,雜貨鋪的老板遲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賣”給了他。蘇霍姆林斯基說:“這個老人的善良和對兒童的理解影響了我的終生。”這個雜貨鋪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擁有教育者的智慧與情懷,他沒有以成人的邏輯去分析孩子的行為,而是以一顆寬容的心維護了一個幼小生命的尊嚴。教育是一門個性化很強的藝術,所以也找不到一種通用的方法適用于所有的孩子。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獨特的非常耐讀的而又不易讀懂的書,需要教師要有足夠的愛心勤讀、細讀,用智慧與理性去讀。
智慧來自學習。生命如樹,學習就是生命的根須,教師只有讓學習成為生命的狀態,才能讓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駐。只有勤于學習,廣采博取,才能讓自己原有的 “一桶水”變為“奔流不息的長流水”,智慧型教師具有智慧,離不開原有的知識積累,更離不開長期的不斷學習。“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智慧型教師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勤于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還要勤于學習,善于集思廣益,博采眾長。我會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個受學生歡迎和愛戴,創造出教育人生更高附加性價值的有個性的智慧型教師。
教師心得體會范文:讀《做有智慧的教師》有感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教育孩子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關注心理健康打造和諧校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心得體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