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范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范文鑒賞學習網站!
學習心得體會范文:2017年第15屆中小學NOC活動-3D打印培訓學習體會是由范文詞典為您精心收集,希望這篇2017年第15屆中小學NOC活動-3D打印培訓學習體會范文可以給您帶來幫助,如果覺得好,請把這篇文章復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訴您的朋友,以下是2017年第15屆中小學NOC活動-3D打印培訓學習體會的正文:
今天參加市里的3D打印培訓,3D打印這個詞最早應該是前年在上海的一次培訓中聽到的,不過感覺與現現實生活還離得比較遠,而且由于學校條件有限,學校也沒有添置這樣的設備,所以當時根本就沒有用心,今天老師講了很多關于3D打印的相關知識,下面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對3D打印技術的基本認知
3D打印是一種通過材料逐層添加制造三維物體的變革性、數字化增材制造技術,它將信息、材料、生物、控制等技術融合滲透,將對未來制造業生產模式與人類生活方式產生重要影響。3D打印這種智能制造的邏輯軌跡是控制物質的形狀、控制物質的構成和控制行為,也就是實現物體在結構、材料和活性上的有機統一。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3D打印技術已經從實驗室和工廠逐漸走出來了,并且走進學校和家庭,與我們每個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樣會極大地沖擊我們的工作方式,或者增強很多行業的生命力,也或者導致某些行業走向消亡。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3D打印技術也會催生大量前所未有的行業和巨大機遇,我們必須牢牢的抓住機遇,因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序幕已經拉開。
二、3D打印機能做的10件事
目前3D印刷技術已深入到了各行各業,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3D印刷術被看作是信息時代印刷術的一次驚人的飛躍,有人將它與開啟工業革命的蒸汽機相提并論。以下是美國媒體評出的3D打印機能做的10件事情。
1.藝術品
3D印刷能夠創作出許多令人驚嘆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如果用常規方法創作,要么十分困難,要么費時費力,這里3D印刷就顯現了其優勢。3D打印技術可以最大程度還原藝術品的真實性,而且確保了制作過程的穩定性。
2.精密零件制造業
在諸多領域,3D印刷還只是一項不入主流的“花哨技術”,但在零件制造行業,這項技術正在完全取代傳統制造技術。精確和一次成型對于很多精密零件來說,顯然如生命般重要,3D打印技術恰好能天衣無縫地滿足這些需求,這也使得它具備了傳統工藝無法比擬的優勢。
3.家庭裝飾
如今家庭裝飾都講求個性,追求感官愉悅,這就給了3D印刷技術發揮的空間。現已有多家公司提供利用3D印刷技術制作個性裝飾的服務,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制作出他們滿意的各種裝飾物。相信有一天,你也會在這里找到專屬于自己的裝飾品。
4.建筑業
意大利發明家恩里科·迪尼發明了一臺巨大的3D打印機,可以用沙子直接打印立體的建筑。有了這臺機器,未來不搭腳手架,不需要工人,人們就能造房子。
印刷過程由一層薄薄的沙子開始,印刷機從噴嘴處噴出以鎂為主要原料的粘合膠,這些粘合膠跟沙子結合并在印刷機對其施壓后變成巖石。之后再放上一層薄薄的沙子,重復以上的操作,巖石層就會越來越厚,最終印刷成設計中所需要的構造物形狀。成品可以是一座雕塑或整個大教堂。迪尼目前已經做成的實驗品是一只布滿空洞的蛋狀建筑結構,他管它叫“放射館”,這個復雜的結構可以有力地證明和測試這一開創性的施工技術。
5.食品和服裝
3D打印技術的誕生,為瘋狂的服裝設計師和美食制作者找到了靈感的出口。也許這項技術暫時還不能給這兩個行業帶來什么實用性方面的改變,但卻能幫助設計師們制造出造型更奇特,想象空間更大和趣味性更強的服裝與食品。
6.人偶玩具
很多追星族和動漫迷都喜歡收集明星人偶和動漫手辦。用傳統方法制作的人偶玩具由于工序復雜,導致價格昂貴,讓普通人難以承受。現在市場上推出的zCorp 3D打印機改變了這一點,只需要買回墨水、膠水、粉末等基本材料,粉絲就可以自己在家制作喜歡的人偶。
7.犯罪現場重建
不是所有的**都會有福爾摩斯那樣強大的推理能力,碰到錯綜復雜的案情,他們經常要重建犯罪現場來幫助推理。想很快地把現場海量的物品,如椅子、沙發、臺燈等復原出來,最簡單的辦法不是用沙盤,而是用3D打印機。在美劇《犯罪現場調查》(CSI)中,3D印刷技術已經派上了用場,在真實的案情偵測中也能見到這項技術的應用。
8.珠寶
珠寶商是最早“試吃”3D印刷術這只“螃蟹”的先鋒之一。他們將這種技術引入到了珠寶制作中去,簡單地說就是“石蠟變珠寶”。在一種被稱為“熔模鑄造”的工藝里,技術人員用3D打印機將石蠟“打印”出想要的飾品形狀。用石膏在石蠟模具周圍加固,然后把熔融的金屬倒進模具里,石蠟就會融化掉,熔融的金屬凝固,變成想要形狀。最后經過打磨和拋光,一件精美的首飾就完成啦。
9.醫學
3D印刷能做花哨的東西,也能做實用的東西,這些東西甚至能拯救生命。在進行復雜的手術前,外科醫生已經開始利用3D打印機“打印”身體部位以供參考。3D打印機也能夠為受傷的病人制作移植用骨頭。這種技術將來還可能用于“打印”移植用器官。
10.產品原型
產品研發中的原型設計是目前應用3D印刷技術最多的領域。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很方便地制造出產品原型,供技術人員測試之用。這就比傳統用模型創建原型的辦法省了不少錢,也方便了很多。
三、3D打印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應用
具體到建筑領域,雖然目前國內3D打印還只能制造模型,但3D打印實體建筑領域的優勢卻不容小覷。3D打印自由成型的特性,讓建筑師在設計時能夠突破常規,解放思想,更有助于實現建筑與藝術的融合。且由于3D打印建筑可以一次性整體成型,相比起傳統建筑由成千上萬個磚、混凝土、鋼筋等多個“零件”拼接而成,3D打印建筑的強度和抗震性能都得到極大提高。而和傳統建筑相同的強度下,3D建筑還可以通過優化結構的方式節省材料,從而實現降低成本。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知道采用3D打印建筑比傳統建筑方式至少可以節省30%以上的材料。在節省材料的同時,內部結構還可以根據需求結合聲學、力學等原理做到最優化,所以它的壁厚可以做得很薄,現在常規的建筑一般是24厘米寬度,打印建筑可以做到18厘米甚至更薄,同時強度和保溫性能絲毫不會減弱。
雖然3D打印擁有許多傳統建造方式不具備的優勢,但是目前在實體建筑打印方面還有以下難題:
(1)傳統的建筑設計更多是面向功能及施工工藝的要求去做,但是3D打印的設計就完全不同,3D打印建筑的材料大部分是特種混凝土,很難有鋼筋、石材,這就要求在設計時要考慮材料的特性。并且由于3D打印施工是用噴頭或者立體噴頭輸送材料,設計還要符合受力和機器成型的特點。除此之外舒適性、安全性以及相關建筑標準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目前現有的建筑設計系統幾乎都不能直接搬來運用,必須要重新建立一套符合3D打印要求的建筑設計體系。
(2)建筑打印需要精度與自動化,相當于是把現在的自動機床和建筑機械結合起來,實現建筑打印的‘機器手’。這對于我國的制造工業,尤其是大型機床的制造工業是個很大的挑戰。
(3)3D打印的速度很快,對材料凝固時間要求非常短,傳統的建筑材料難以滿足需求,需要專門研究開發,目前還只限于在實驗室中使用。
四、關于3D打印技術的幾點思考
張瑞敏說:“3D打印從表面上看是顛覆了產品的制造方式,但從本質上看卻是傳統產業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從某種意義上說,3D打印對某些企業而言,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3D打印技術代表了制造技術發展的前沿方向,大到國家層面,小到企業層面甚至個人層面,都要提前籌劃,緊跟發展浪潮。國家要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和引導3D打印技術,從稅收減免,研發資助,財政補貼,貸款擔保等方面給予公司幫助,幫助他們做大做強,參與國際競爭。公司也要從內部走出去,與高校戰略合作,走產學研的道路,引進人才,不斷創新,站在3D打印技術的制高點。
學習心得體會范文:2017年第15屆中小學NOC活動-3D打印培訓學習體會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最新學習體會:超輕粘土的學習心得體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人民的民義觀后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